越南關稅談判取得進展,看好全球化佈局的國產胎企 | 投研報告
國金證券近日發佈基礎化工行業研究:北京時間7月2日晚間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佈,已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表示,在經歷數週密集外交後,他已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稱,根據協議,越南所有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將被徵收20%的關稅,而任何轉運貨物將被徵收40%的關稅。
以下爲研究報告摘要:
事件簡介
北京時間7月2日晚間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佈,已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表示,在經歷數週密集外交後,他已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稱,根據協議,越南所有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將被徵收20%的關稅,而任何轉運貨物將被徵收40%的關稅。目前,美國尚未公佈適用40%關稅的具體商品清單。目前,尚不清楚該協議是否已最終達成,或者越南是否同意特朗普宣佈的內容。最近幾個月來,特朗普及其政府一直聲稱各國正排隊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然而,在7月9日爲期90天的所謂“對等關稅”暫停期結束、最高50%的關稅可能生效之前,各方几乎都保持沉默。恢復這些歷史性關稅可能會動搖金融市場和企業的計劃。如果特朗普4月份宣佈的關稅保持不變,那麼對越南輸美商品的關稅將至少升至46%。對越南商品的關稅是他宣佈的最高關稅之一。
行業分析
東南亞爲美國輪胎的主要進口地區,雖然存在關稅風險但短期美國本土產能難以實現補充供應。根據隆衆資訊數據,美國輪胎進口的主要來源國是泰國、墨西哥、加拿大、日本、越南,另外柬埔寨隨着新建產能的逐步投放,出口美國輪胎數量呈現大幅增漲態勢。2024年泰國出口美國乘用車輪胎4200餘萬條,佔美國進口總量的25%左右;越南出口美國乘用車輪胎1550餘萬條,佔美國進口總量的9%左右。卡客車輪胎方面,2024年泰國出口美國卡客車輪胎1600餘萬條,佔美國進口總量的27%左右;越南出口美國卡客車輪胎880餘萬條,佔美國進口總量的15%左右。考慮到美國本土產能供應彈性有限且新增產能週期長,若東南亞地區被普徵關稅那麼企業大部分也可通過終端漲價實現傳導。東南亞仍爲國內輪胎企業出海首選,頭部胎企開啓第二輪出海實現全球化佈局。美國自2014年開始陸續對我國乘用車和輕型貨車輪胎、卡車和公共汽車輪胎、非公路輪胎髮起雙反調查,國內輪胎企業通過出海建廠應對政策變化,距離較近且橡膠產能豐富的東南亞成爲了首選。隨着泰國、越南等地新建輪胎產能逐漸落地,對美國的輪胎出口量也開始快速增長,2020年美國雙反政策覆蓋面也擴大到了泰國和越南等地,儘管今年4月開始美國關稅的陰影也籠罩了東南亞地區,但是考慮到原料配套和成本優勢東南亞依然是輪胎企業出海的首站。在新一輪出海浪潮下,已經完成東南亞基地佈局的頭部胎企開始放眼全球,出海佈局也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特點,例如:中策橡膠和賽輪輪胎都選擇了佈局印尼和墨西哥這兩個地區;玲瓏輪胎的塞爾維亞基地也在持續爬坡放量;森麒麟的摩洛哥基地也進入爬坡階段,歐洲工廠也在持續推進中。隨着頭部胎企第二輪出海佈局快速推進,完善全球化佈局的同時也將迎來新一輪業績增長。
投資建議
考慮到全球各地未來貿易政策的變化有不確定性,實現海外多基地佈局的企業經營更具穩定性,並且隨着未來海外基地產能順利放量後將推動公司實現業績增長和市佔率提升。建議關注:①賽輪輪胎:作爲國內龍頭胎企擁有越南、柬埔寨、印尼和墨西哥四大海外基地,全球化佈局持續完善的同時推進品牌建設;②森麒麟:擁有泰國和摩洛哥兩大海外基地,同時繼續推進歐洲工廠項目;③玲瓏輪胎:作爲國內龍頭胎企配套業務持續領先,擁有泰國和塞爾維亞兩大海外基地;④通用股份:實現了泰國和柬埔寨雙基地佈局,隨着海外產能放量業績步入高速增長期。
風險提示
關稅政策頻繁變動、原料價格大幅波動、國際貿易摩擦、海運費大幅波動、匯率大幅波動、國內企業海外建廠導致競爭加劇(國金證券 陳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