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關稅外交 全球談判新模式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圖/路透)
●劉大年/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既不公平亦非仁慈的對等關稅
2025年4月2日,即川普所稱的「解放日」(Liberation Day),川普在白宮玫瑰園舉行演講,並簽署第14257號行政命令,啓動對等關稅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政策,標榜這是「美國經濟獨立宣言」 。10% 爲對等關稅的基礎關稅 ;另外針對包括臺灣等57國課徵10%以上的關稅,稅率最高達50%,臺灣的稅率則爲32%,屬於高稅率國家。
對等關稅既不對等,也不公平,因爲是美國片面橫加關稅,再要求各國必須以符合美國標準多元式的開放措施,做爲交換美國削減對等關稅的條件。
川普更自稱爲「仁慈」,宣稱實徵稅率僅爲原先計算值的一半;但是各國完全無法感受美國的「仁慈」,認爲美國以關稅當談判工具,迫使各國對美國片面開放市場,完全與國際規範背道而馳。
4月9日,川普宣佈對除中國大陸以外,所有國家的對等關稅暫停實施90 天,此期間僅徵收10% 的基礎關稅,以便談判 。原截止日爲 7月8日,後延至 8月1日。期間也陸續公佈各國的稅率,臺灣新稅率則爲20%,但仍保有繼續協商的空間。
主要國家的關稅分佈
基本上對美國沒有貿易順差的國家稅率爲10 %,而對美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則由15%起跳。例如目前稅率爲15%的包括日本、韓國與歐盟,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柬埔寨的稅率則爲19%,臺灣與越南爲20%,墨西哥及加拿大則分別爲25%及35%。
雖然絕大部分國家的新稅率,已經較美國第一波宣佈的稅率爲低,但美國已經是一個高關稅的市場。
對等關稅 經濟施壓與外交交易的新工具
單純以稅率的高低,並不能反應出談判全貌。因爲美國將關稅作爲談判籌碼,並將經貿議題與政治、安全議題掛鉤,要求談判對手做多面向的承諾,美國最終再決定各國的稅率。
美國的要求大致包括市場開放、投資加碼,以及增加採購。其中市場開放包括削減關稅及去除非關稅貿易障礙,加碼投資除了直接投資美國之外,也包括成立共同基金,增加採購範圍擴及農產品、能源產品以及民航機。另外美國也要求防止中國產品「走後門」,例如要求越南及泰國強化防治洗產地的措施。
對等關稅也不乏外交的考量,例如美國對柬埔寨關稅高達36%,但柬埔寨與泰國爆發邊境衝突後,柬埔寨承諾促成停火;隨後美國大幅下調其關稅至19%,以作爲和平協議的「外交獎勵」。另外,美國對巴西的關稅由原來的10%調升到50%,也是屬於政治報復手段。
臺灣的因應 降低衝擊與準備未來談判
美國目前並未公佈臺灣對美國承諾的部分,但臺灣對美國大幅開放市場,以及未來臺灣將面對美國高關稅已不可避免。
基於此,臺灣應從「國內市場衝擊」與「國外出口拓銷」兩方向着手因應。在國內市場方面,政府應評估關稅對進口原物料及產業鏈的影響,適時提供各項支持,並推動產業升級與市場轉型,以降低進口成本上升對物價及企業營運的衝擊。同時,應強化內需市場活絡措施,協助企業拓展國內銷售管道,減緩貿易不確定性的風險。
在國外出口拓銷方面,臺灣應繼續透過談判爭取更低的關稅,並持續強化與美國在產業的合作,凸顯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價值。此外,應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協助企業開拓新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提升出口韌性。
另外對等關稅只是川普關稅政策的一部分,未來美國會公佈232關稅,臺灣必須再上談判桌。232包括臺灣對美國出口的主力半導體產品,未來談判的情境與對等關稅也不盡相同,臺灣必須預做準備。
臺灣應着重於提升談判籌碼與整體協商能量,應形成一致的談判策略。其次,應進行全面影響評估,並據以制定具體的談判訴求。同時,透過深化臺美產業合作,凸顯臺灣在全球供應鏈及美國國家利益中的戰略價值,以增加臺灣的談判籌碼。
川普關稅政策的盲點
關稅是川普的最愛,而對等關稅則是其關稅政策的核心,但仍存在以下的謬誤。
1: 要求「所有」產業迴流美國不切實際
川普不能忍受貿易逆差,除了要求各國開放市場,更以高關稅抑制美國進口,進而促成企業迴流美國。美國製造業機會流失海外雖然是事實,的確須要鼓勵產業迴流的政策。但是對所有貿易對手國採用相同標準,利用單一的對等關稅公式,要求所有產業都回流美國,是不切實際的做法。
未來在對等關稅差異化下,美國消費者只是由向高關稅國家,轉向低關稅國家購買。雖然降低對一國的貿易赤字,但另一國貿易赤字因而增加,貿易赤字短期難以大幅縮小,如同打地鼠(whack a hole)的現象。
2:關稅衝擊立即展現 迴流則須長期才能展現效果
關稅措施會導致企業成本上升、進而衝擊消費端與供應鏈。然而回流是屬於投資佈局調整,由初期挹助資本到創造經濟效益,長期纔會展現效果,兩者之間存在明顯時間落差。
這也是川普在公佈對等關稅之後,國內民調下滑的主要原因。因爲不少美國民衆認爲迴流效果尚未呈現,但關稅損害已經出現。不過川普仍執行對等關稅政策,除了深信迴流可以解決美國經濟問題,使美國再次偉大;川普民調雖然不高,但民主黨的支持度更低,也是他有底氣堅持對等關稅政策的重要原因。
▼未來臺灣將面對美國高關稅已不可避免,臺灣應從「國內市場衝擊」與「國外出口拓銷」兩方向着手因應。(圖/總統府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