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小面衝刺港股IPO,“網紅麪館”能否靠上市贏佔市場?

4月15日,廣州遇見小面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遇見小面”)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招銀國際爲其獨家保薦人。根據其招股書,遇見小面計劃募資1億美元。如果上市成功,遇見小面將成爲“中式麪館第一股”。

包括遇見小面等在內的中式麪館賽道曾經歷了資本熱捧的“發燒期”,也遇到過被消費者詬病“麪條刺客”等問題。業內人士認爲,品牌上市可以藉助資本力量擴大規模、數量,但依靠資本瘋狂擴張是“曇花一現”,在品質、價格、服務以及差異化等方面下功夫,才能真正得到消費者認可。

創立10年開出門店近400家

公開信息顯示,遇見小面成立於2014年,由宋奇、蘇旭翔、羅燕靈在廣州創立。遇見小面是以重慶小面爲主打的川渝風味連鎖麪館品牌。除主打重慶小面之外,現時已拓展出川渝特色小吃、燒烤、現炒澆頭面等產品線。遇見小面的門店集中在一線或新一線城市,以一線商圈、交通樞紐點爲主。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4月5日,遇見小面的餐廳網絡包括中國內地22個城市的374家餐廳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6家餐廳。目前公司有64家新餐廳在積極籌備中。就在近日,遇見小面的第400家門店日前在香港西九龍高鐵站內開業。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到2029年,中國中式麪館市場總商品交易額預期將達到人民幣5100億元、2025年至2029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爲10.9%,而以川渝風味爲主的中式麪館市場的總商品交易額預期將達到人民幣1357億元、2025年至2029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爲13.2%,在中國不同地域風味的中式麪館市場中年複合增長率最高。

目前,遇見小面爲中國第一大川渝風味麪館經營者及第四大中式麪館經營者。在2024年中國前十大中式麪館經營者中,遇見小面2022年至2024年的總商品交易額年複合增長率最高。

“網紅麪館”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

根據公開報道,遇見小面歷經數輪融資,其投資者包括天使投資人顧東昇、青驄資本、九毛九、百福控股、碧桂園創投、喜家德等。在2014年創立當年,遇見小面就拿下了3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兩年後拿下來自九毛九的數百萬融資。同年,百福控股對其進行2500萬元的A輪融資。2021年繼續拿下兩輪戰略融資,投資方爲碧桂園創投、喜家德。據報道,這兩輪融資金額超過1億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2021年前後,遇見小面被投資方熱捧,彼時也是粉面賽道火熱的“正當時”:2021年和府撈麪獲得了超過8億元的E輪融資,陳香貴完成超3億元的兩輪融資,創立於2018年的五爺拌麪則拿到了3億元的融資金額。同時,更多的“網紅麪館”新品牌也不斷涌現。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熱度”意味着中式麪館賽道本身容易實現標準化,進入門檻低,則更容易出現同質化。據餐寶典(NCBD)的相關數據,曾在2021年獲得3億元投資的五爺拌麪,2022年的閉店率高達41.8%。

資深連鎖產業專家、和弘諮詢總經理文志宏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餐飲企業上市是企業重要發展階段,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就會走向資本化。“只有較好的業績增長,包括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增長,纔可能支撐資本化。如果只是靠網紅效應,肯定不可持續,反面案例很多。”

多個連鎖麪館品牌降價、開放加盟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網紅麪館”的客單價實在難以匹敵街頭巷尾的小麪館,連鎖麪館品牌均面臨“降溫”。艾媒諮詢的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於中式快餐價格的接受程度多在20元價格帶。其中,43.7%的人預算金額在20元以下,85.2%的人可接受價格不超過30元。

2023年,包括和府撈麪在內的連鎖麪館品牌開始調價,並推出低價產品。陳香貴曾多次推出9.9元一碗麪的促銷活動。和府撈麪菜單上30元以下產品佔比超過50%,此外,20元-30元的產品比重有所增加,推出了小吃、飲品等品類。

遇見小面招股書顯示,其訂單平均消費額由2022年的36.1元降至2023年的34.0元,並進一步降至2024年的32.0元。主要由於公司主動降低菜品價格及爲顧客提供更物美價廉的用餐體驗,以吸引顧客及增加整體銷售額。

此外,連鎖麪館品牌也紛紛開放加盟。五爺拌麪早在2018年5月就開放了加盟;去年下半年,陳香貴牛肉麪也在多渠道公開了加盟的條件、費用等詳細說明,邀請合夥人加盟。和府撈麪也已宣佈正式開放加盟,進入“直營+聯營”的經營模式。

2019年,遇見小面放開了特許連鎖加盟。創始人宋奇在特許加盟的公告中特意提及其嚴格加盟制度。根據媒體報道,宋奇對於特許加盟要求包括“要經歷6個月全職的培訓學習小面的技術和餐廳的管理,還要通過公司餐廳經理的鑑定”“千辛萬苦找回來的店鋪可能因不符合公司的要求被否決,也很有可能幾次都被否決”“經營期間因爲對產品標準把握得不嚴格而被批評和教導甚至停業整頓”。

中式麪館如何“破圈”?

有業內人士分析,當下品牌選擇上市是希望上市成功之後,獲得更多資金繼續擴張搶佔市場,在規模上形成“護城河”。以遇見小面爲例,其招股書中明確,預計將於2025年至2027年分別在中國及海外開設約120家至150家、150家至180家以及170家至200家新餐廳。

但與新茶飲品牌不同,麪館品牌加盟模式更重、門店盈利難度更高。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張拉拉蘭州手撕牛肉麪加盟前期的投入超過50萬元。陳香貴開放的合夥人條件,投資預算分別爲50萬-80萬、80萬-120萬、120萬-150萬等。遇見小面確立加盟後,加盟者初期投資需要95萬元,回報週期在12-24個月。

此外,“低價”是一種引流手段,但對於品牌來講,“價格戰”並非長久之計。品牌還是要做好“內功”,靠品質、價格、服務以及差異化等得到消費者認可,而不是依靠資本瘋狂擴張。因過於擴張而忽視門店精細化運營管理,是近年來發展快速的連鎖麪館的共同問題。

《中國連鎖麪館行業發展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3-2030年)》顯示,長期以來,由於招工難人力成本高、夫妻店難以標準化且效率較低、餐品半成品化導致品質較低等因素,國內連鎖麪館賽道以家庭作坊爲主,行業格局相對分散。在此背景下,通過數字化轉型、謀求迭代升級日漸成爲連鎖麪館行業的必要功課。

遇見小面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淨額除了用於拓展餐廳網絡、擴大地理覆蓋範圍並加深市場滲透,還將通過升級整個餐廳網絡的技術和數字系統提升信息技術能力。

文志宏說,中式麪館賽道非常傳統,且具備大衆化市場基礎,但是連鎖化程度卻相對較低。所以,標準化和盈利模式都是中式麪館有待解決的問題。“中式麪館中小品牌較多,標準化程度低,口感不穩定,而且多數需要人手工製作,人力成本高但效率低。以遇見小面爲例,其就是將傳統工藝標準化、工業化,形成穩定口感,並通過供應鏈實現成本管控。”

同時,諸多中式麪館盈利模式傳統,如果想面向更大的區域和市場,甚至全國拓展、全球化發展,必須要有好的盈利模型。文志宏認爲,好的盈利模型包括了好的產品、好的結構組合。“遇見小面也是基於其較好的產品組合來保持營收和利潤。”此外,包括中式麪館在內的連鎖餐飲想要“破圈”,還需要系統化的運營能力。

新京報記者 王萍編輯 王琳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