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賴增北京動武風險…美專家:川普應管管臺灣 防捲入戰爭
賴清德總統於三月十三日國安高層會議後舉行記者會,對「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滲透」擬定戰略與作法發表談話。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外交政策(FP)雜誌網站一日刊登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奇維斯專文,題爲「川普應管管臺灣」,內容提及賴清德總統就任後,不斷強調臺灣主權獨立地位,雖有助鞏固自身支持,卻也增加北京動武風險。美國總統川普應仿效布希時期作法,敦促臺北剋制,以維持臺海穩定,以免美國遭捲入戰爭。
二○○二年時任總統的陳水扁發表「一邊一國」,時任美國總統的布希派外交官出面約束,並直接向中國大陸與全球宣示,美國反對陳水扁的計劃,因爲這將惹惱北京、升高緊張,並升高美國捲入戰爭的風險。
曾任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國際安全與國防政策中心副主任的奇維斯提到,如今臺灣再次迎來作風強勢的賴總統。他三月首次將中國列爲「境外敵對勢力」,並推出「賴十七條」來防範中國滲透。北京則迅速回應,進行模擬封鎖與攻擊臺灣港口及基礎設施的大規模軍演。
華府雖譴責中國的軍事升級,至今卻忽視賴總統較爲隱晦的政治升級。川普政府應及早出手遏止,避免賴誤以爲美國的沉默等同默許,進而把美國捲入一場恐爲災難性的戰爭。
奇維斯說,自去年五二○以來,賴總統的多項施政,例如將國防預算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三目標、實施民防訓練計劃等,值得肯定,但其他舉措不意外地激怒北京。
奇維斯表示,賴總統多次發表言論,明確將臺灣定位爲與中國分立的主權國家,程度更勝歷任總統。雖未提出臺灣正式宣佈獨立,但採取典型的「切香腸」策略,逐步推進,國際間雖不易察覺,兩岸卻心知肚明。
奇維斯說,賴總統的言行或許有助鞏固其國內支持度,但也提高爆發一場無人樂見的戰爭風險。強化臺灣防衛當然重要,但更應避免言語挑釁激怒北京。而賴總統顯然不這麼想,而唯一有能力使他改變路線的,就是美國。
奇維斯指出,臺北不該高估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在關鍵時刻會爲臺灣採取的行動,若要使賴總統調整方向,川普應明確告訴他:美國反對臺灣逐步走向獨立。鑑於一旦爆發戰爭,美國可能承受的巨大代價,這是合理要求。
奇維斯說還寫道,「川習會」時,雙方也可討論彼此對臺灣的公開保證。例如美國可表示只要兩岸和平解決分歧,華府將予以接受,並在任何情況下皆不支持臺灣獨立,除非雙方均同意。而作爲交換,中國可宣示並無奪取臺灣的時間表,並撤回對臺的軍事恫嚇與「灰色地帶」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