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首議AI武器監管 防失控風險

聯合國呼籲各國加強監管AI武器發展,但部分國家認爲應由各國自行制訂。圖爲美空軍與通用原子公司合作研發的XQ-67A無人機。(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聯合國(UN)12日首度召開會議,討論有關現代戰場上,使用人工智慧(AI)自主武器監管問題,重啓監管AI武器行動,避免相關技術可能對人類造成的負面影響與危害。

隨着自主與AI輔助武器系統在烏俄、加薩戰爭等應用日益普及,加以全球各國持續擴大國防支出,投資AI先進武器系統研發,建立相關規範與監管機制勢在必行。因此,聯合國12日在紐約召開會議,首度聚焦討論自主武器議題,儘管目前倡議仍不具法律效益,但各國代表希望藉此對特定國家施壓,限制AI武器研發速度。倡議團體認爲,部分國家恐爲了加速先進武器研發,不顧AI道德倫理等爭議。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已設下2026年的期限,要求各國針對AI武器運用制訂明確規範;奧地利外交部武器管制部門負責人克蒙特也說,必須儘快扭轉AI武器研發現況,直言「快沒有時間了,必須儘快設置防範措施」,否則「將生死決定權交給機器」的惡夢可能成真。但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則表示,「不認爲現行法律不足」,且稱自主武器對平民造成的風險,可能比傳統武器還低;另俄「中」與印度等軍事大國,則主張各國自行制定規範,凸顯各國意見分歧甚深。

事實上,自主武器系統早已在全球戰場上運用,據美國「未來生命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統計,已有近2百種AI武器在烏克蘭、中東與非洲地區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