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兆元級軍購特別預算公佈在即 IBCS有望補上防空網最後缺口?
先前在美國進行測試的IBCS系統,圖爲協同指揮站(ICE)。圖片來源/美國國防部
國防部向行政院提出規模高達一兆元的「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條例草案」,預計10月中公佈。據瞭解,除採購攻擊型無人機、無人艇等不對稱作戰武器外,也納入國軍至今仍缺乏的先進戰術指管系統。其中近期呼聲最高的,可能是隨同新增購一個營的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搭配引進的整合式防空暨指管系統(IBCS)。除包括協同指揮站(ICE)、作戰指揮中心(EOC)等結合愛國者三型的硬體外,也預計引進能連結國軍現有防空系統的關鍵模組(A key)。介接完成後,國內原本分散各地、雖由中央指揮卻獨立運作的防空網,將被整合進一套完整、彈性、並具自動化接戰能力的指揮鏈。
然而,國軍採用軍售(FMS)的外購武器在近年多有遭受各種原因致交付遲延的困擾,因此在採購圈、武器製造商之間有推廣使用商售(DCS)管道加速武器獲得的聲音。本報於展期間專訪諾格公司亞太區副總裁、曾任美國海軍部研發暨武獲副助理部長的法蘭克.莫里(Frank Morley),就飛彈防空整合在臺灣的價值與軍、商購模式對於武器快速獲得的可能,以外商角度分享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