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說了算 軍購特別預算恐疊高

在對等關稅綁軍售情況下,就算軍購特別預算再加碼疊高,臺灣沒有說不的機會。圖爲標槍飛彈向海面目標射擊。(軍聞社)

外電報導臺美關稅談判含增加國防支出及採購武器裝備,由於賴政府已宣示明年國防支出達GDP3%以上,但年度國防預算吃不下,所以得編列軍購特別預算支應,但究竟要編多少錢,恐怕國防部也未必拿捏得住,美國在對等關稅談判方面,對臺予取予求,軍售更涉機密,臺灣幾乎沒討價還價餘地,應該就是川普總統說了算。

至於軍購特別預算規模從5000億元,到6000億元、7000億元,最高喊到9000億元,主因就是對等關稅搭軍售,恐怕一直到特別預算條例最後拍板推出前,金額都會變動。

外電曾報導國防部提出200億美元、約新臺幣6000億元的軍售採購清單,軍方內部也認爲這是合理數字,其中,部分編列於國防預算,部分編列於特別預算,再加上國內自制研發的武器購案,軍購特別預算應達到6000億元以上。

以日本、韓國談的對等關稅條件,投資美國金額高達5500億及3500億美元,高得嚇人,對川普來說,區區200億美元的軍售金額,應該看不上眼,所以臺灣主動加碼軍購的意義不大,只能看川普政府要臺灣買什麼武器,或他想給什麼,而且在對等關稅綁軍售的情況下,就算再加碼疊高,臺灣根本沒有說不的機會,只能接受。

川普第一任對臺頗爲友善,軍售有許多突破性項目,但這次川普回任,對臺灣沒給好臉色。軍購特別預算的最後金額,將會是歷屆政府所編軍購特別預算最高的1個,關鍵問題是要分幾個年度支付,以6000億元言,分6個年度,平均每年是1千億元,分10個年度,平均每年是600億元,都不是小數字,政府仍要精打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