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認輸?陳立武暗示恐放棄晶圓製造 2大廠躺槍重創

英特爾可能轉向無廠半導體。(圖:shutterstock/達志)

英特爾近日公佈最新財報,再度引發外界對其未來是否繼續投入晶片製造的疑慮。雖然公司強調仍積極開發下一代14A製程技術,但也坦言,若無法獲得「大型客戶」採用,持續投資14A甚至更先進製程將不具經濟效益。

Investing.com等外媒報導,英特爾不排除終止14A以下製程的開發,市場預期,英特爾可能逐步轉型爲「無廠半導體公司(Fabless)」,專注於晶片設計,將生產交由其他晶圓代工業者,如臺積電或三星完成製造。

影響所及,伯恩斯坦分析師指出,英特爾若轉向無廠半導體,將對晶圓廠設備(WFE)市場造成重大影響,如極紫外光曝光機(EUV)相關設備供應商,將面臨不小衝擊。其中雷泰光電(Lasertec)與艾司摩爾(ASML)受衝擊最大,雷泰光電營收約28%來自英特爾,而艾司摩爾該比例約9%。

對晶圓代工領域來說,英特爾的轉向,最可能受益的是臺積電,其次則是三星。伯恩斯坦指出,一旦英特爾不再自制先進晶片,臺積電將成爲最大受惠者,因爲其在高階製程的技術與產能皆處於領先地位,三星雖然目前良率仍低,但也將成爲英特爾潛在的策略夥伴。

至於材料供應鏈部分,也將發生轉變。以EUV光罩基板爲例,目前AGC是英特爾的主要供應商,若英特爾淡出市場,則臺積電唯一EUV光罩基材供應商Hoya可望全面吃下市場,市佔率上看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