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武難救?英特爾找不到新晶片大客戶 財務長無奈認了

英特爾發展晶圓代工事業碰壁。(圖:shutterstock/達志)

英特爾今年3月宣佈陳立武接任執行長,期盼這位半導體大老帶領公司重返榮耀。不過英特爾挑戰重重,財務長辛斯納(David Zinsner)坦言,雖然英特爾即將推出新制程技術,但選擇使用的外部客戶數量不多,甚至有客戶在拿到測試晶片後選擇退出,預計生產的處理器數量「仍很有限」。

英特爾力拚晶圓代工事業,但最新18A與14A製程的進展卻有限。路透社報導,辛斯納13日在摩根大通(J.P. Morgan)于波士頓舉辦的全球科技、媒體與通訊會議上表示,以英特爾新制程技術爲外部客戶生產的晶片「承諾訂單量」還不具規模。

辛斯納續指,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將在2027年某時間點達到損益兩平,但這需要靠外部客戶貢獻逾十億美元的營收才能達標。今年第1季該部門營收47億美元(約新臺幣1450億元)、年增7%,但大部分收入來自英特爾爲自家產品生產的晶片。

陳立武在今年「Intel Vision」大會上表示,英特爾將繼續投入18A與14A先進製程的研發工作,預計今年下半年18A就能進入量產期,這項先進製程技術,將用來生產內部研發的次世代Panther Lake處理器。

陳立武肩負讓英特爾重返榮耀的重任,他到目前爲止已簡化公司架構,把策略重點放在聚焦核心業務,包括拆分部分非核心資產,例如Altera股份。此外,他還精簡領導團隊,及預計裁員超過2.18萬人,佔全球員工總數的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