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法庭直播遭製短影音濫用9月喊停 綠委諷:藍白立委自認比司法院大
立法委員翁曉玲等人提法院組織法106條、83條與憲法訴訟法第18條修正草案,她今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稱司法信任度很少過半,司法應透明化,從偵查程序監督、重刑案歷史追溯、憲法法庭的書類都應公開。而「法庭直播」的實施方式仍有爭議,司法院副秘書長王梅英以印度刑事案件爲例,因遭制短影片濫用,今年9月已停止,法庭直播應謹慎。
翁曉玲今指出,檢察官偵查在第一審裁判後才能公開起訴書,高檢署以下應在偵結後立即公開,讓民衆檢視檢察官是否忠實履行憲法義務。此外,憲法法庭憲判8號規定職業法官判死刑應一致決,但評議簿是否有保存到那麼久,也引發質疑。
司法院副秘書長王梅英答稱,死刑評議簿已經修法要「永久保存」,而憲法法庭網站內容龐雜,資訊遮引更是工程龐大,則建議審酌。
法務部次長黃謀信表示,高檢署以下在偵結後要公開起訴書或不起訴、緩起訴處分書,恐違反無罪推定原則,也妨害後續偵查,若擴及不起訴、緩起訴處分書,應考慮到訴訟參與者名譽、隱私權的影響。
民衆黨立委黃國昌對憲訴法第17條「收受送達權」提出質疑,認爲他去年7月10日參與憲法法庭,並詢問時任審判長許宗力「聲請書內容」,許卻跟他說「我們那個都已經上網」,原來我國憲法法庭對程序基本權的保障如此弱後,甚至庭期前根本聲請書的附件。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則諷刺說,「某位很愛作秀的委員」強推直播,讓法庭直播成爲賭盤、秀場,連民間團體都認爲即便要公平正義,也不能亂修,司法院好不容易處理荒謬的修法,現在又有哪些實施辦法是要由國民黨、民衆黨公開訂定的?藍白兩黨當初承諾法庭直播「不限於將錄音、錄影的內容即時公開播送,亦可選擇延遲公開播送」,藍白明知可延遲公開播送,卻在直播辦法提出後炒作話題。
陳培瑜批藍白兩黨想將手伸進司法,也肯定法庭直播變成判決後播,可降低人權侵害可能性。王梅英表示,司法院在政策面反對,但立法院通過後也推出相關辦法,兩院應互相尊重;陳說,「很可惜有些立法委員比你們司法院還要大」,現在還要伸手干預行政命令。
王梅英也擔憂,現在自媒體發展迅速,還在審判中的案件就被拿去直播,公審審、檢、辯、證,如此下去沒有人敢當證人。
王義川針對不起訴、緩起訴處分書要在偵結後公開提出質疑,黃謀信表示不起訴處分書還是可能獲再議,如果所有處分書都公開,難以杜絕濫訴、濫告,一年終結的案件約7、80萬件,對人力而言負擔相當大。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則諷刺「某位很愛作秀的委員」強推直播,讓法庭直播成爲賭盤、秀場。記者王宏舜/攝影
民衆黨立委黃國昌10月22日曾詢問司法院原承諾施政計劃綱要抄襲比例後續拒絕提供比對結果,他質疑2024、2025年的施政綱要約九成重複,2024年又與2023年類似,難怪2024年施政計劃綱要,司法院會議8分鐘即散會。記者王宏舜/攝影
司法院副秘書長王梅英擔憂,現在自媒體發展迅速,還在審判中的案件就被拿去直播,公審法官、檢察官、律師、證人,如此下去沒有人敢當證人。記者王宏舜/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