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綜述:膠州李哥莊鎮被爆雷開發商拖垮了?

膠州李哥莊鎮的鑫都和苑小區要維修損壞的電梯,發現5500元的維修基金申請不出來,原因是李哥莊鎮政府拿不出錢來了。

維修基金跟鎮裡有什麼關係?

2018年小區眼看要爛尾,鎮政府出面保交付,花了兩千多萬實現了交房。後來發現爆雷的開發商還收取了168萬的公共維修基金沒有移交給膠州市住房服務保障中心。

無奈之下,鎮政府只能繼續兜底,白紙黑字的向住房服務保障中心承諾限期解決,並表示期間出現的一切問題由李哥莊鎮自行處理。

眼下財政吃緊,鎮裡已經拿不出這筆公共維修基金,雖然早已起訴開發商並勝訴,但是爆雷的開發商聯繫不上,只能死馬當活馬醫的申請法院執行。

能咋辦呢?

來看一看,上週青島樓市發生了哪些事。

1

萬科被舉報偷逃稅款10億元?

2023年夏天,煙臺11家企業實名舉報萬科挪用項目公司資金。今年1月18日,其中的一家煙臺企業舉報稱,2013年至今煙臺所有萬科項目偷稅漏稅金額或超過10億元。

業內人士據此推測,包括青島在內的山東16個地市,萬科偷逃的稅款不是個小數目。

雖然不相信樓市“三好生”萬科會犯這麼嚴重的問題,但爆料出自多年的合作方,卻令人不得不生出一些疑惑:是真的嗎?

誰知道呢,我從中立的角度說了幾句,遭到萬科方面多次投訴並被自媒體平臺刪除。

那就且行且看吧。

2

樹欲靜而風不止!

青島一家老牌房企的創始人,一直以“文藝男”的形象示人。因爲沉迷於藝術,甚至有坊間評論他爲“貪藝誤企”:一度登上胡潤富豪榜,曾與王石、馮侖等先後出任中城聯盟輪值主席的他,麾下的房企卻迷失在樓市黃金二十年,規模不僅在全國排不上號,即便在青島的本土房企中也失去了存在感。

各有其志吧,人生短短几個秋,愛江山還是愛文藝都無可厚非,自己的路自己走,開心就好。

不過在享受歲月靜好的時候,也該思討一下讓誰來負重前行,否則就容易落入“求靜好而不得”的境地。比如這位創始人,想安安靜靜的做一個“文藝男”,卻總有不和諧的“討錢聲”圍繞,也真是挺鬧心的。

3

花樣年的投資客們心情不花樣!

青島膠州上合示範區的花樣年碧雲灣項目,當年一大巴一大巴的拉來了無數的外地投資客。這些外地投資客也不想想爲什麼本地人不來買房,就在“置業青島上合”的誘惑下以不菲的價格買下了房子。

如今且不說房價跌的稀里嘩啦還賣不掉,就說這租金吧,精裝套三最低都不到800元。

投資客們此時的心情不花樣是肯定的,不過更令他們憂傷的是,眼下的價格未必是谷底,繼續下探也不是沒有可能。

4

冷門樓盤的出圈方式!

這幾天看到一個拖欠工程款的糾紛,樓盤的名字叫“嶗礦小鎮潤瀾郡”。當時還納悶,有這麼個盤?跟嶗山礦泉水有關?咋沒見過宣傳呢?

一搜才知道,嶗礦小鎮總投資5億元,是青島飲料集團與西發集團合作建設的,規劃很大,包括嶗山礦泉水產業園、健康飲水博覽會、品牌健康養生園三大板塊,位於小珠山下靈山灣畔的潤瀾郡,是其中住宅項目的一部分。

最近不少這樣的冷門樓盤以“是非紛爭”的方式出圈,果然年景不好糾紛多。

5

這個小區給業主發錢了!

1月20日開始,城陽龍湖悠山郡小區利用兩個週末的時間,按照期別向全體業主發放公共收益,戶均約500元。

何爲公共收益?該如何支配呢?

簡單說,公共收益就是小區公共區域的收益,包括廣告、停車位、租賃攤位和配套設施收益以及部分通信運營管理費等。按照相關規定,公共收益爲全體業主共有,具體由誰支配需召開業主大會,由全體業主投票決定。

現實中,很多物業公司在代管小區公共收益的時候混淆概念,長期佔用甚至侵吞的現象屢見不鮮。

不過青島還是有不少物業公司做的比較好,比如海信慧園二期在2022年春節也曾經啓用小區公共收益向全體業主春節禮金,城陽天泰城以琳美地小區自2022年元旦起下調了物業費等等。

這些做的比較好的小區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成立了業委會。

那麼,沒有成立業委會的小區該怎麼辦呢?

山東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規定,小區公共收益應當單獨列賬、獨立覈算,按季度將收支明細在物業管理區域的顯著位置予以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於一個月。

如果發現物業公司未按規定公示,可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由執法部門進行查處。

編輯: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