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綜述:青島今年新成立業委會1256個!
2024年青島城市管理局的成績單包括“全市新成立業委會1256個”!這個成績單讓普通市民們回過味來:原來今年以來青島掀起的這股業委會成立熱潮,是政績的體現。
成立業委會當然是好事,誰不願意讓小區管理有序,看起來井井有條呢?
但凡事就怕突擊,羅卜快了不洗泥,一窩蜂的大幹快上,好事也容易出問題。比如這次的業委會成立熱潮就引發很多爭議,有公示過了業主才知道的,有候選人全部是社區工作人員的,還有業委會籌備組中有多名開發商員工的。
埋下一堆隱患的業委會,能幹好了?
老百姓的居家生活不能簡單的用效率來覆蓋,有些事情就是不應該快的。
來看一看,上週青島樓市發生了哪些事兒。
1
小區給外賣小哥配自行車!
西海岸已經有10個社區這麼幹了:外賣小哥把電動車停在小區門口之後,騎社區特配的自行車在小區內送餐,即省時間也省體力。
這纔是辦實事,在小區管理和業主便利之間找到折中辦法,更絲滑的完成管理,而不是雙手一攤坐看各種衝突滋生,直到醞釀出類似中海國際一里城小區那樣的慘劇。
只要用心,矛盾就能得到緩衝。
2
“可能追究刑責”頂一萬句絮叨!
12月初,保利天匯和保利大國璟宣佈將物業費降到2.52元/平。自從青島市強制下調物業費並放出“可能追究刑責”的狠話後,各家物業終於開始行動,陸續下調物業費。
還是要講狠話,2020年,保利天匯因超標收取物業費被青島市監局責令限期整改,2022年,又被市北區市場監管局立案調查,都沒改過來。
一句“可能追究刑責”,全都能降了。
自古斷人財路最是艱難,不拿出點厲害勁可不行。
3
年底討薪忙!
李滄森林公園項目並不缺錢,爲啥會有工人涌入售樓處討要工錢呢?因爲按照相關規定,一旦出現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項目方要承擔兜底責任,先行清償拖欠的工資,無論是否已經付清了工程款。爲了監督施工方優先支付工人工資,項目方只能在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和數額上設置條件,視前期的反饋情況解鎖後期支付。
這樣一來情況就複雜了,各方的小九九都在裡面攪合,很難區分,爭議也多。
比如曾經有些地方喊出“嚴打以討薪爲名討要工程款”的口號,就在法律界引發討論。森林公園項目的情況大抵也是如此,有些地方沒有掌控好,就容易發生意外。
4
不交物業費不讓驗房?
城陽的玉蘭璟園是一個有故事的項目,開盤時以“0月供”、“買房送小米汽車”、“綠城服務”等噱頭吸睛,交付時連續延期,收房的時候又要求“不先交一年物業費就不能驗房”,算是把套路玩明白了。
“不預交一年物業費不讓驗房”肯定是違規的,《山東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規定,預收物業費一是要業主同意,二是不能超過半年。
綠城物業這麼大的物業公司,不可能不知道相關規定,但就是想試一試,看看能不能行。
當然不行了,在收到業主們的反映之後,城陽區城市管理髮展中心的工作人員找到物業負責人,當面向其朗讀了《山東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
當面朗讀,形式有點好笑但是效果明顯,驗房就不用預交物業費了。
5
城陽有家蒲公英樓盤!
一陣風吹過,碎裂的牆體裝了十幾袋!建成於2021年的城陽融創瀾山壹號小區於是被戲稱爲蒲公英樓盤。
令人擔心的是,施工方面基本無異的其他樓座會不會出現同樣的問題,誰也不知道。
從法律上說,可以追究開發商(作爲建設單位)、施工方乃至物業的責任,但是,誰來啓動追責的程序並推進呢?
通常情況下是損失啓動:造成的損失足夠大了,比如傷人毀物,纔會進行追責。
否則大家就只能提心吊膽的生活,同時祈禱自己不會成爲損失的組成部分。
6
青島秀蘭破產清算!
不太熟悉房地產的青島市民,大都也知道秀蘭禧悅都這個項目,因爲在樓市鼎盛的2019年和2020年,就上演了停工、爆雷、爛尾的三部曲,提前給大夥上了一堂風險教育課。
來自河北保定的秀蘭地產於2010年首進青島,在西海岸開發了秀蘭禧悅山,2015年在市北區原青島制釘廠地塊開發秀蘭禧悅都。
釘廠地塊一直不順,2018年底才正式施工,隨着2019年秀蘭地產集資案發,資金鍊問題帶垮項目,就此陷入無窮無盡的是非之中。
12月2日黃島區人民法院發佈公告,裁定受理青島秀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提出的破產清算申請。
秀蘭不是青島樓市破產清算的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慢慢熬吧。
7
舉報中樑拿900萬賞金!
濟南中院發佈的懸賞公告顯示,上海中樑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還不上日照一家公司的4500萬元,被懸賞20%查找財產。
懸紅高達900萬元。
中樑在青島有不少項目,早期的平度中樑國賓府、即墨拾光漫城、萊西中樑首府,近期的李滄中樑首府以及臺東商圈的中樑拾光映像等等。
都是一堆扯皮拉筋的項目。
問題出自中樑創始人楊劍引進的阿米巴模式,簡單說就是利潤主導的加盟店模式,行情好的時候大秤分金銀,行情不好的時候各自飛,誰飛慢了誰倒黴。
這樣的模式下沒有人會注意品質,每個項目都問題重重。
編輯: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