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接診1200餘例外傷患者 煙臺市120發佈秋季外傷防護提示
煙臺融媒8月13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張蘋 通訊員 吳明順 李佳蓉)立秋節氣過後,暑熱漸退,涼爽天氣與暑期疊加,不少市民選擇外出遊玩,這也增加了意外傷害風險。據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統計,8月3日至8月10日一週內,車禍、摔傷等各類外傷事件高達1246起。
意外傷害
居於院前急救各病種首位
8月3日11時許,家住萊州的楊女士在爬梯子上平臺的過程中不慎墜落,導致全身多處骨折,意識模糊。家屬緊急撥打120,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立即調派救護車趕往現場,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後給予開放靜脈通路、固定搬運後送往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
8月7日15時,一名13歲男孩在蓬萊某景區遊玩,下山時不慎崴了腳,腳踝疼痛腫脹,不能活動。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聞訊後,立即調派附近救護車火速趕往現場。急救人員到達現場給予相應急救治療後,迅速將男孩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
8月9日8時許,在牟平區某景區遊玩的王女士不慎被車撞傷,傷及頭部、肩部、右手及右膝部。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聞訊後立即調派急救車火速趕往現場,急救人員到達現場給予包紮、固定等治療,將王女士送往醫院繼續治療。
據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統計,各類意外傷害一直居於院前急救各病種首位。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提醒,隨着立秋節氣的到來,暑熱漸消,早晚天氣涼爽,市民戶外活動增多,運動損傷、跌倒摔傷等外傷風險也隨之增加,一定要做好防護。
運動前充分熱身
重點活動關節和肌肉羣
爲保障市民的健康和安全,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結合近期接警數據,發佈秋季外傷防護提示,助力市民平安度秋。首先,市民運動健身要量力而行,防護先行。近期數據顯示,運動相關外傷呈現上升趨勢,以踝關節扭傷、肌肉拉傷、骨折爲主。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建議市民運動前充分熱身,最好進行10-15分鐘的動態拉伸,重點活動關節和肌肉羣,且要循序漸進,避免突然增加運動強度。另外,要備好防護裝備,進行跑步、騎行等運動時需佩戴好護膝、護腕,夜間活動時要穿着帶有反光標識的服裝。
同時,要注意出行安全,警惕“秋乏”,防範事故的發生。據介紹,交通事故傷居外傷首位,多因疲勞駕駛、視線不佳導致。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建議,要注意行車安全,保持車距,避免午間“秋乏”時段長途駕駛,電動車騎行者務必佩戴頭盔、控制車速。步行者要注意防護,雨天避開井蓋、溼滑路面。老年人外出要使用防滑手杖,登山時請避開溼滑的石階。暑假期間,家長帶孩子出門遊玩時,需格外留意孩子的動向,全程看護好孩子,同時提醒孩子遵守交通規則,不隨意奔跑、打鬧,確保出行安全。
此外,家庭意外傷害危害大,應重點關注。高空墜落:陽臺收納、擦窗等作業時必須系安全帶,嚴禁兒童單獨靠近未封閉陽臺。銳器傷害:秋季農具使用頻繁,收納時刀刃要朝下,處理食材時要使用護指器。寵物咬傷:秋季動物易躁動,逗玩寵物時避免直接接觸面部,被抓咬後要立即用肥皂水沖洗並及時就醫。
急救要科學
疑似骨折牢記“三不原則”
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專家提醒,一旦發生外傷事故,應冷靜判斷傷勢和病情,如有必要應及時撥打120。在等待120救護車期間應根據傷情進行必要的處置:
止血:用清潔敷料按壓傷口,擡高患肢,忌用菸灰、泥土等污染傷口。值得注意的是,疑似骨折時須牢記“三不原則”:不強行復位畸形肢體、不塗抹藥膏、不熱敷腫脹處。可用硬物固定傷肢,或與健側肢體綁縛制動,特別注意脊柱傷者須保持頭頸與軀幹成一條直線。遭遇燒燙傷時,要立即用冷水沖洗,勿塗抹牙膏、醬油等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