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消協發佈五大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秦雪麗 通訊員 劉曉霞

2月21日,從煙臺市消費者協會獲悉,爲提高廣大消費者維權意識,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積極推進消費維權,推動消費可持續擴大,營造更加值得信賴、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共築滿意消費。煙臺市消協發佈五大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醫學美容需謹慎,變美之路有風險。消費者必須充分了解項目的適應證、禁忌證、醫療風險和注意事項,慎重作出選擇,並簽訂《知情同意書》,確保就醫過程安全。向醫療美容機構索要病歷、知情同意書、發票等相關票據,以便出現消費糾紛時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電視購物有隱患,抵抗誘惑防被騙。電視購物謹防四種陷阱和誤區,即誤以爲“電視臺”講信譽而輕易消費,其實電視購物的經營主體是購物頻道的租賃方而非電視臺;誤以爲價格低廉而盲目消費;誤以爲“眼見爲實”而衝動購物;誤以爲方便快捷而被動消費。電視購物儘量選擇貨到付款,注意索要憑證,保存好相關信息,用好“七日無理由退貨”權利。

全屋定製有陷阱,小心謹慎避免踩坑。由於定製傢俱可以按照消費者的喜好進行量身定做,在外觀和功能上更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但由於標準缺失,其中暗藏不少陷阱。消費者購買“全屋定製”類產品時,一定要選擇信譽好、市場認可度高的商戶,要注意低價誘惑,與商家簽訂正規裝修合同,把材料、顏色、尺寸、規格、計價方式、交付時間、質保期限、售後服務標準及違約責任等內容細化並寫到合同中,切忌一次性付全款。

網絡傳銷是詐騙,高額回報莫輕信。消費者在發現自己被騙參與傳銷活動後,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匯款賬號、匯款憑證、交費收據、介紹人及更高級別上線人員的姓名、電話、互聯網賬號密碼等相關證據線索,及時提供給執法機關,打擊違法犯罪,維護自身權益。

“定金”“訂金”要分清,謹慎支付防“陷阱”。消費者要知曉定金、訂金的區別。雖然訂金和定金讀音相同,但兩者的法律性質不同。要謹慎交付定金,定金是一種雙向擔保方式,交付定金的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應當雙倍返還定金。而訂金則是預付款,是在合同正式生效前支付的預付款。當合同沒有履行時,如雙方對訂金沒有特別的約定,訂金應當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