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負責人威脅商戶高價購買裝修材料獲刑 最高法:懲治欺行霸市、強迫交易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6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言)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發佈了5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典型刑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顯示,某工程項目工作人員以不向其購買裝修材料就不能進場裝修爲由相威脅,強迫多家商戶從其處購買高於市場價格的水泥等裝修材料,其行爲構成強迫交易罪獲刑三年二個月。最高法表示,人民法院依法懲治其欺行霸市、強迫交易的犯罪行爲並判處刑罰,發揮了警示作用,有力維護了市場秩序。

案情顯示,張某劍系某工程項目工作人員,負責門崗保衛、工地進料、施工安全等工作。2015年至2018年,在入駐該項目的商戶裝修期間,張某劍以不向其購買水泥、沙土等裝修材料就不能進場裝修爲由相威脅,強迫某裝飾公司等多家商戶從其處購買高於市場價格的水泥、沙石等裝修材料,強迫交易數額共計92萬餘元。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爲,被告人張某劍以威脅手段強賣商品,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爲已構成強迫交易罪。張某劍的家屬代爲退繳犯罪所得,主動預繳罰金,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張某劍自願認罪認罰,人民法院採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以強迫交易罪判處張某劍有期徒刑三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一審宣判後,在法定期限內沒有上訴、抗訴,一審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本案是人民法院依法懲治強迫交易犯罪的典型案例。最高法表示,主體平等、交易自由、公平競爭是市場秩序的本質特徵,也是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前提。本案中,被告人張某劍以威脅手段強迫多家商戶購買高於市場價格的裝修材料,不但侵害了商戶合法權益,而且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人民法院依法懲治破壞市場秩序犯罪,爲民營企業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構建了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