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流感全家受災 醫籲:勿錯過輕症黃金治療期

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號召柔道國手楊勇緯(見圖)擔任「流感守護者」,宣導掌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警覺流感重症警訊。(鄧博仁攝)

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一場流感,可能導致整個家庭陷入照護與醫療壓力的風暴。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攜手柔道國手楊勇緯、人氣角色醜白兔,化身「流感守護者」,共同呼籲民衆應再出現發燒、喉嚨痛、鼻炎等輕症期積極治療,避免引發重症。

流感病毒株快速變異且傳染性極高,容易在家庭與社區間快速擴散,尤其對高齡、慢性病患者與免疫功能不全者等高風險族羣,恐誘發嚴重併發症。根據國際研究顯示,每10位流感住院患者中,就有3至4人併發急性肺炎。

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號召柔道國手楊勇緯擔任「流感守護者」,宣導掌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警覺流感重症警訊。左起爲柔道國手楊勇緯、北榮胸腔部主治醫師馮嘉毅、胸重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鄧博仁攝)

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流感重症不只與年齡有關,共病更是風險倍增的關鍵因子,特別是糖尿病、心血管、慢性肺病患者。當病毒在家庭內部快速傳播,幼童與長者往往成爲最脆弱的破口,臨牀觀察指出,多數重症患者錯過48小時治療黃金期,才讓病情急轉直下。

陳育民表示,許多民衆誤將流感視爲一般感冒,選擇自行服藥或「撐過去」,結果短短數日內病情急遽惡化。呼籲民衆應在出現發燒、喉嚨痛、鼻炎時就積極治療,不然若後續病毒擴散至肺部,誘發免疫風暴,嚴重可能進展爲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羣、敗血症,甚至多重器官衰竭,進入加護病房的風險大幅提高。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統計,95%的成年流感住院患者患有至少1種慢性疾病。「慢性病不會馬上讓人倒下,但一旦感染流感,後果可能非常嚴重。」陳育民說明,慢性病如同重症的「助燃劑」,大幅提高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塞與死亡風險。

陳育民提醒,家中若有高風險族羣,一旦有人確診流感,應同步觀察其他成員健康狀況,必要時一併就醫,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避免疫情在家庭內部擴散。

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主任馮嘉毅分享,曾收治一位61歲的患者,長期受糖尿病困擾且血糖控制不佳,年初因肺炎住院,經抗生素治療後病況稍有起色,家屬一度以爲即將迎來出院日。不料患者突發呼吸急促、胸悶等徵兆,X 光顯示右下肺再度出現嚴重感染,檢驗結果確診爲流感病毒陽性,追查發現感染源疑爲前來探病的家人。

馮嘉毅指出,流感不是「輕症小病」,即使症狀輕微,也應第一時間就醫並接受專業評估,避免讓病毒再度擴散。臨牀實證顯示,一次服用的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不僅副作用低、順從性高,可降低30%家庭內病毒傳播風險,暴露後預防效果更達86%。

馮嘉毅提醒,若家中有人確診流感,其他接觸者也應主動就醫諮詢是否可使用抗病毒藥物,及早中斷傳染鏈,是守住家庭健康的第一步。陳育民也強調,病毒不會等你準備好,拖延一天,就多一分讓患者及同住家人跌入重症的風險。

楊勇緯分享自身經驗,他觀察到身邊不乏有人因輕忽流感,而被迫中斷工作或計劃,這讓他更加意識到,穩定的健康狀態是持續前進的關鍵。他也呼籲每個人都應像選手備賽一樣做好準備,一旦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不適症狀,就應立即關注並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