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通花生種子冒充羅漢果花生種子銷售 河南一男子犯銷售僞劣種子罪被判刑罰並被從業禁止三年

原標題:以普通花生種子冒充羅漢果花生種子銷售河南一男子犯銷售僞劣種子罪被判刑罰並被從業禁止三年

本報訊(記者 劉熠博 通訊員 趙子銳 王科薈)對於農民而言,種子是一年收成的希望。種子如果出現問題,則可能導致糧食減產、歉收,農民一年的努力都付之東流。如果出現銷售不合格種子造成糧食減產的情況,該如何處理?近日,河南省遂平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銷售僞劣種子案,判決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3萬元,並禁止王某自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年內從事銷售種子業務。

2023年4月15日,王某爲了牟利,以普通花生種子冒充羅漢果花生種子,自行購買包裝袋進行包裝後銷售。經賈某介紹,王某以每斤7.9元的價格賣給某縣種糧大戶王某平7500斤花生種子,銷售金額59250元。王某平種植該批花生種子後,出現出苗率低、缺苗斷壟現象。經鑑定,王某平所購花生種子包裝無標籤、無標識標註,王某平種植的此種花生出現缺苗斷壟情況系種子發芽率低所致。經檢驗,該批種子發芽率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王某平種植的花生平均畝產253.9公斤。經某縣農村社會經濟調查隊證實,該縣2020年至2022年花生單產分別爲318.46公斤、319.31公斤、319.12公斤。經評估,王某平所種植的260畝花生減產16915.6公斤,損失價值爲108259.84元。案發後,王某賠償王某平10.8萬元並取得了王某平的諒解。

法院審理後認爲,王某以不合格種子冒充合格種子予以銷售,使生產者遭受重大損失,其行爲已構成銷售僞劣種子罪。王某到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應認定爲自首,依法可對其從輕處罰。王某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可依法從寬處理。王某已賠償被害人全部經濟損失並取得被害人諒解,可酌情從輕處罰。最終,法院作出上述判決。該判決現已生效。

銷售僞劣種子的行爲嚴重危害國家農業生產安全,損害農民合法利益,對於此種行爲更應及時打擊。本案中,法院對被告人同時適用從業禁止,爲相關行業銷售者敲響警鐘。

銷售者要增強法律意識,切莫以身試法。農民羣衆要注意通過正規經營的單位或個人購買農作物種子,從包裝、憑證等方面分辨種子真僞,若出現質量問題應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或農業、林業等部門舉報。(劉熠博,趙子銳,王科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