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川棄臺、失敗論…國安官員:中共動員融媒體 對臺散播3論述

國安官員指出,中共動員「融媒體」系統,擴大對臺散播疑川論、烏克蘭失敗論與棄臺論。圖/路透

2025年中國「兩會」將於3月初召開,國安官員指出,中共動員「融媒體」系統,透過官宣、官媒與周邊社羣平臺,以及中共組織所屬關鍵意見領袖(KOL)、在臺協力單位或個人,擴大對臺散播疑川論、烏克蘭失敗論與棄臺論。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與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3月4、5日在北京開幕,國安官員表示,在25、26日舉行的對臺工作會議之前,北京當局已先邀集中宣部、統戰部、公安部與國臺辦等單位,就下階段對臺訊息操作與方向,進行任務交代與指示。

國安官員提到,對臺3大主軸敘事爲「疑川論」、「失敗論」與「棄臺論」。「疑川論」敘事爲美國總統川普會用生意人角度把臺灣交易掉、對臺灣徵收保護費,且不會站在臺灣相關利益角度對待臺灣。

「失敗論」敘事是「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國安官員說明,失敗論目的是分化臺美關係,舉凡美國政治人物或知名人士發言挺臺時,網路社羣一定會有個敘事傳播稱「沒有」,也就是這個人不是川普的朋友、亦非核心,且是川普討厭的人。

國安官員解釋,除了美方人士的挺臺講話,臺灣內部對於臺美關係持不同看法的人,對岸也會透過社羣平臺X或英文短影音的傳播,將臺灣內部討論川普新政比較尖銳、或持不同論點者,經過剪輯翻譯英文做不同面向的操作。

至於「棄臺論」又可稱「棋子論」,國安官員分析,此敘事是臺灣不論如何都會被放棄、臺灣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等內容,其目的是希望透過國際的官宣與外媒,呈現臺灣利益跟川普利益不一樣,臺灣內部未跟美國站同一線上,藉以削弱臺美互信與臺灣跟友盟間的默契。

國安官員舉例,近日看到國臺辦針對半導體產業指「臺積電會變成美積電」,此類似論述早在2018年、2019年就出現過,今年的新說法是新竹科學園區也會被整個搬走、臺灣有高度競爭力的產業都會消失,這些論述在近期中國的媒體、社論都會出現。另外,就是中國極力宣傳「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論述,當美國友人幫臺灣說話時,中方就對這些人貼上要做軍火生意標籤。

國安官員說明,從操作棄臺論的論述,也可掌握到北京後續可能會攻擊目標,例如臺灣持續推動全民防衛跟全民國防,任何跟這些議題相關的人與單位,都會是攻擊對象,而指控方式將包括「拿黑錢」等說法。

國安官員指出,國安單位近日也觀察到,「賴清德就是臺版澤倫斯基」或「烏克蘭打了3年戰爭,臺灣有沒有教訓」等敘事,開始透過臺灣的名嘴、協力媒體擴散;但關鍵是,臺灣在臺海的戰略地位,不管經濟實力或國際影響力,乃至整個地緣戰略角色,與烏克蘭都是完全不同課題。

國安官員強調,過去幾年來,越來越多國際高峰會議都認爲,臺灣對國際穩定跟區域安全不可或缺,更清楚地把中國脅迫,視爲挑戰地區穩定的基本要素,臺灣在戰略格局中,本來就有自己清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