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川普賣臺 美前官員提3對策
在美國安全保障不再像過往那麼牢靠的情況下,臺灣即使選項有限,仍可打出三張牌。(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熱衷於斡旋俄烏戰爭,但他似乎表現出不願對抗侵略者,或捍衛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原則。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學者、前美國副總統國安顧問高登(Philip H. Gordon)指出,在美國安全保障不再像過往那麼牢靠的情況下,臺灣即使選項有限,但仍可打出三張牌,分別是提高國防開支、加大對美投資,以及謹慎處理臺獨議題。
高登日前以「川普可能出賣臺灣—該如何避免?」爲題,投書美國期刊《外交政策》。他提到,川普在烏克蘭問題上採取混亂的外交政策,不只歐洲人緊張,事實上2300萬臺灣人也該警惕,自身是否成爲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犧牲品。
川普在首屆任期挺臺,但如今卻拒絕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否決臺灣防長的訪美計劃、批准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更對臺課徵高於歐盟、日韓的關稅。高登擔憂,若川普急於促成川習會而做出讓步,他恐爲進一步迎合北京,縮減臺灣軍售或公開反對臺獨。
面對這場充滿挑戰的「完美風暴」,臺灣的選擇雖然有限,但高登仍認爲,臺灣有三張牌可打。首先是增加國防開支,正如賴清德所承諾的,將軍費提高到GDP的3%,若採用北約對國防開支的新定義,納入基礎建設,軍費佔比或可超過GDP的3%。
追加的特別預算可用於加強更多不對稱作戰,包括無人機和無人武器系統、增加儲備彈藥、加強防務設施,以及擴大兵役和民防訓練。這不僅有助於臺灣提升自我防衛,還能讓川普無法以負擔不均爲由放棄臺灣。
再來,臺灣可加碼對美投資,特別是通過臺積電,來確保美國的持續支持。若能兌現並擴大這些承諾,將有效提醒美國民衆,臺灣不只是密切的經濟和技術夥伴,更是供應鏈穩定與國家安全的重要夥伴。
最後,臺灣領導層應謹慎拿捏獨立相關的言辭,或其他可能激怒北京的行動。高登指出,賴清德主張展現主權正當性無可厚非,但現下並非測試「美國是否會爲保衛臺灣而戰」的時機。
文章提到,川普的不可靠和不可預測性,讓盟友繃緊神經。若美臺關係破裂,甚至出現美國出賣臺灣的情勢,進而誘使中國出手,屆時不僅臺灣,連帶也將對全球產生災難性後果。臺灣應盡一切努力,避免這種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