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社論:促進物價合理回升成爲央行重要考量
8月15日,央行發佈《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執行報告”),再次強調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爲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平。
合理的物價水平體現着經濟活躍度,近來相對低迷的物價水平引起了各方高度關注。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由降轉漲,上漲0.4%,同比持平。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預期目標調整爲2%左右,要達到全年預期漲幅目標,還需多方努力。
在此需要克服物價水平低對消費者有利的片面觀點。正如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在今年5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所表示的:當前物價總體處在低位,這會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壓力,影響居民的就業增收。
如果物價合理回升伴隨着居民收入增長、消費活力恢復、就業機會增多的話,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件好事。
而支持物價合理回升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努力。其中貨幣政策尤爲重要,“金融活水”可以在供需兩端發揮積極作用。物價的根本決定因素在於供需,供需兩旺會促進物價合理回升。
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方面持續多次降準降息,保持了流動性充裕、社會融資條件較爲寬鬆,針對性地在有關消費的領域採取具體措施,在總體上對穩定物價、避免通縮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6月,央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印發的《關於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強調,要引導金融機構從消費供給和需求兩端強化金融服務,滿足各類主體多樣化融資需求,推動擴大高質量消費供給,助力釋放消費增長潛能。
此前5月,央行決定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教育等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和養老產業的金融支持;日前,財政部等部門發佈了消費領域的“兩貼”實施方案,目的也是從居民消費需求和企業服務供給兩端發力,加大融資支持力度。
下一步,要更加充分體現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爲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還有一些工作需要繼續加強。
首先是貨幣政策的支持要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融資成本。
執行報告中說,要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持續營造適宜的金融環境。
執行報告同時強調,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包括健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框架,5月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帶動存貸款利率下行。
其次,是貨幣支持政策要更加瞄準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
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體現在消費領域的市場主體生存、發展基礎強化,以及消費者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持續性上。兩者相輔相成,是促進物價合理回升的基礎。
對消費領域市場主體現在面臨的困難要有充分認識,對持續提升消費者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也需要去充分認識和把握。
“兩貼”政策出臺就是爲了解決上述問題。同時,執行報告強調,要推動金融支持消費政策落實落地、促進擴大高質量消費供給、積極拓展多元消費場景、滿足經營主體和消費者融資需求,也是爲了着力解決上述問題。
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萬元,同比名義增長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4%。這爲增強消費者融資要求提供了堅實基礎。
再次,是金融支持政策要爲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服務。
執行報告強調,近期中央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提振消費的宏觀調控思路也在逐步有效落地,這些方面對物價的合理回升也將產生積極影響。
例如,企業的“補貼”是市場行爲,但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如果超出了這一範圍,或者一味使用融資手段去實現“補貼”,那就需要綜合各方面的考量,該禁止的禁止,該處罰的要依法依規處罰。當企業不再“內卷”,而是專注於創造真實價值,供需關係自然會得到改善,那麼物價合理回升也就有了更堅實、更可持續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