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物價低位運行,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答21記者:多措並舉促進價格合理回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瀟梟 北京報道4月1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2025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1%,較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4%,較上月降幅擴大0.2個百分點。不過,3月刨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5%,較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CPI同比下降0.1%。

南方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場提問:我們注意到,3月CPI同比下降,但核心CPI明顯回升,請問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評價當前的物價走勢?今年全國兩會將今年的CPI目標定在2%左右,對於下一階段的CPI走勢是怎麼看的?能否實現全年的目標?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3月份價格的下行原因,主要還是一些商品價格季節性的回落和國際原油價格下降短期衝擊的結果。一季度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1%。其中,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1%,降幅比2月份收窄了0.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分析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春節過後農產品消費需求季節性的回落,再加上今年是暖冬,春節過去以後氣溫升高,水果蔬菜這些農產品供應充裕,食品價格在回落。3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4%,對CPI環比下降的影響達到0.24個百分點,也就是說CPI的回落有六成是由於食品價格的季節性回落帶來的。第二,春節過後出行服務回落,旅遊費用和飛機票價格出現了季節性回落。3月份飛機票價格環比下降11.5%,旅遊價格環比下降5.9%,這兩個影響CPI下降了0.13個百分點。第三,主要是國際原油價格的下滑帶動了國內相關產品調整,比如國內汽油價格3月份環比下降了3.5%,由此影響CPI環比下降0.12個百分點。

盛來運表示,全面準確地看待當前物價低位運行的態勢。這兩年,無論是居民消費價格CPI還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都在低位運行,分析其原因,既有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複雜變化的因素,也有中國經濟處於轉型發展階段、新舊動能轉換帶來的影響。現在中國經濟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和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一些傳統產業、傳統動能在衰減,部分產業供過於求,通過價格調整進行市場的出清。另外,新動能在成長,新的動能往往是市場稀缺的,需求旺盛,價格上行。但是,總體上來講,新動能所帶動的價格上漲還難以對衝傳統動能衰減帶來的下行壓力,總體上價格還處在一個低位運行的狀態。比如,近幾年房地產持續調整,由此帶動了相關的鋼鐵、建材價格的下行。2016—2019年,以鋼鐵爲代表的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價格平均漲幅是9%左右,2000—2024年平均漲幅只有0.9%。所以,相關產業的調整會對相關產品價格帶來一系列影響,要全面客觀看待近期價格的低位運行,中國價格的波動運行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和結構性特點。

盛來運進一步指出,多措並舉,促進價格合理回升。價格高了會影響“錢包”的支出,提高生活成本。但是價格太低了也不行,會影響企業增收增利,進而會影響收入和就業。所以,保持價格運行在合理區間至關重要。今年全國兩會明確提出,要努力促進價格總水平保持在合理區間。爲此,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價格的回升。一方面擴大內需,另一方面要統籌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的關係。同時,還要規範市場秩序,改革市場價格運行機制,防止過度“內卷”。比如,要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這些措施都會有利於促進價格水平的合理迴歸。從3月份的價格情況來看,相關政策的效果在顯現,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1%,相對於2月份下降0.7%,收窄了0.6個百分點;3月份扣掉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上漲0.5%,2月份是下降0.1%,這就顯示出,隨着經濟的回升,總需求的回暖,再加上促進價格合理回升的政策效應將繼續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