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上野下】包子逸/洗心

洗心。圖/包子逸

近代廟宇無論規模,幾乎都會配置一座洗臺,方便準備敬果鮮花的信衆使用。大型廟宇洗臺多半呈長條型,緊貼着一面牆;小廟也許只安上單支水龍頭與洗槽,無論如何位置皆靠近中心,但迴避主要動線,像盡職的保鑣。

研究廟宇美學與典故的社團多半遺忘這個角落,有心的建築導覽行程並不在此駐足,相對於神奇的典故與華美的工藝,洗臺只是一個簡樸的過渡地帶,鮮少人爲它留影。

不知道爲何,我經常受到這個洗滌角落吸引,它像是一個暖場所在,用意在整理,人們在這裡淨手、淨果,但是看得出來用意不在於盥洗淘污那些表面功夫,而僅是一個禮貌的手勢,希望擱下俗塵,端上無垢的心意。

漸漸地,我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徵信社特別喜歡在這個洗滌角落的牆面偷偷貼上廣告方鏡。鏡身不大,剛好貼在一個人洗滌完擡頭可見自己浮腫臉龐之處。鏡框邊緣以紅字印上體貼入微的文案絮語,從不明說要如何協助苦主追查感情的孽障,用字誠懇而節制(諸如「爲幸福把關」、「珍惜您的託付」、「有夢最美」等),像是與來者交心,攬着對方的肩說,嘿,我懂。

我也不禁佩服徵信社的設想周到,他們是在什麼時候偷偷貼上鏡面廣告的呢?想必他們連潛在客戶即將出沒的地點,絕望的人會問的事都已沙盤演練過了。總有一些傷透心的人,會對影良久,決定做些什麼吧。

臺北行天宮實施「心香」措施已久,同時謝絕供品。不過,正殿外側的長長的洗臺仍在,清麗的鏡匾中央以朱漆題字:「洗心」、「問心」。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走到那處洗臺淨手,我也曾油然興起一方清明的想像,覺得有股透徹的什麼流過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