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上野下】包子逸/預留線

圖╱包子逸提供

吾家樓梯間公共牆面設有弱電箱,方形孔蓋裡頭藏了諸多神秘線路,對於電路設施一無所知的我之所以注意到這點,是因爲這個方形孔蓋鑽出一截痛苦交纏的紅白預留線,看起來就像是兩隻迷路的受傷小蛇,導致那個孔蓋永遠關得不踏實。

每次路過那截紅白預留線,我心中總是涌起一股想剪掉線頭的衝動,但是,要是剪錯了什麼那可是會爆炸的呀!(電影魂上身)到底爲什麼那一截預留線不能舒舒服服留在孔蓋裡頭呢?也許是怕下一位配電者找不到線路,貼心留下這麼明顯的線索吧?我一直沒能問清楚。

諸如此類設想未來的伏筆,似乎是一種普遍的臺灣民情──郊區常見獨棟房舍露出鋼筋,如果鋼筋從屋頂上突出,那是爲了將來有一天可以加蓋;如果鋼筋是從側牆穿刺而出,那是爲了將來隔壁增建連棟的方便,鋼筋外露造成某種截肢的視覺感受也不管。

聽起來似乎充滿了前瞻性,不過實際情況通常是鋼筋外露風雨飄搖一甲子,美夢總是充滿了線頭,剪也不是,不剪也難看。

這一面牆的佈置看似用盡了洪荒之力,鑽孔木遮板、直角走線展示了飄搖的美學基礎,至於可掛手套的堅固套管則宣示了實用主義;懸而未決的預留線頭細細裹上黑色電火布,在半空中癡癡等候有緣的線頭來相會。

啊,美感被截肢是可以的,但是永遠記得替未來留條後路喔,那些爲君敞開的電箱門與唐突的鋼筋似乎已經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