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溢流砂土2千萬立方公尺 環境部:淤泥無毒、設6處暫置場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光復鄉淤泥檢測無重金屬與污染疑慮,清除垃圾達8.5萬噸。(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環境部今(8日)指出,而這次溢流砂土總計約2000萬立方公尺,截至昨日爲止,已清除垃圾量(含淤泥)約8.5萬噸,淤泥檢測無重金屬與污染疑慮,由於廢棄物數量龐大,將委託專業廠商辦理現場分選作業。分選後若爲私人財物,交縣政府保管。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邀請環境部部長彭啓明等人針對「災後復原重建及清理因應作爲」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外界關心花蓮光復鄉現狀,彭啓明表示,截至昨天爲止,累計動員環保清潔人力6043人次、清潔機具2436輛次,清除垃圾量(含淤泥)估計約8萬5605公噸。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推估,這次溢流砂土總計約2000萬立方公尺,市區清理出廢棄物主要是淤泥混合大型傢俱、室內裝修及民生垃圾爲主,少數爲廢機動車輛,經過空拍圖顯示量體約100萬立方公尺。
▲經濟部水利署推估,這次溢流砂土總計約2000萬立方公尺。(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彭啓明進一步說明,由於數量龐大,國內沒有單一廠商可容納此數量,所以環境部將依循0403等花蓮震災營建廢棄物處理方式,在暫置區或其他地點設置分選設備,並委託專業廠商辦理現場分選作業,分選後若是私人財物則交給縣政府保管,其餘若判定爲廢棄物,則依照現行方式處理。
彭啓明指出,預估這次清出的淤泥及垃圾量可達100萬公噸,所以環境部會同花蓮縣環保局與臺糖公司進行協調,臺糖公司已經同意借用暫置場共3處、備用3處,6處可供暫置面積約30公頃,預估可暫置100萬公噸淤泥及垃圾量,這些垃圾的處理,希望透過追加預算方式,明年來處理。
此外,彭啓明表示,這次淤泥經過檢測,並無重金屬與污染疑慮,而溢流砂土則需要由各部會、花蓮縣府與臺糖共同協助去化,初步去化方式,包括農地回填、公有土地設置土資場及回填等,也可成立砂土貯備中心標售、掩埋場覆育或水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