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瘦瘦針降肥胖者癌症風險17% 醫:卵巢癌最明顯

一項研究發現,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使用瘦瘦針後,整體罹癌風險降低17%。(圖/高雄初日診所提供)

俗稱瘦瘦針的GLP-1受體促效劑因能降低血糖與減重,近些年來普遍被用於減重與代謝門診。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一項研究發現,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使用瘦瘦針後,整體罹癌風險降低17%,其中卵巢癌下降47%,但腎癌風險微幅上升,建議肥胖者使用瘦瘦針期間,也應追蹤腎功能。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廖繼鼎在YouTube頻道「出神入化廖醫師」發佈影片指出,肥胖會導致慢性發炎胰島素阻抗,長期累積下來,幾乎影響全身健康,特別是大腸直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等與代謝相關的癌症風險,在許多已開發國家,肥胖對健康的威脅,甚至不亞於菸害。

廖繼鼎表示,俗稱瘦瘦針的GLP-1受體促效劑,最早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2014年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覈准用於慢性體重管理,因爲能增加胰島素分泌、抑制升糖素,並延緩胃排空、降低食慾,有助於減重與血糖控制。

廖繼鼎表示,2025年8月發表於《JAMA Oncology》頂尖期刊的一項大型回溯性研究,更發現瘦瘦針具有防癌的潛力,研究人員分析美國逾8萬6000位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發現曾使用瘦瘦針的人,整體罹癌風險降低17%,其中子宮內膜癌下降25%、腦膜瘤下降31%、卵巢癌下降47%。

廖繼鼎表示,上述研究有其研究限制,包括無法區分抗癌效果,是來自瘦瘦針藥物本身,還是單純因體重下降所致,且癌症進展需長達10至20年,目前仍缺乏長期數據佐證;此外,研究也觀察到腎癌風險有微幅上升趨勢,建議65歲以下、BMI介於27至29.9的肥胖者,使用瘦瘦針期間,應追蹤腎功能。

廖繼鼎表示,瘦瘦針對於減重、血糖控制不佳者,還是有其效果,曾一名55歲女子,BMI超過30,因爲媽媽曾罹患乳癌,擔心太胖的自己也會罹癌,試過運動、斷食、代餐等減重方法都失敗,後來在醫師評估下使用瘦瘦針,1年就甩肉15公斤,高血糖情況也有改善。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