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腸癌神菜 研究曝每天吃20克:罹癌風險降17%
研究發現,每天攝取20公克的十字花科蔬菜,罹患大腸癌的癌風險便能顯著下降。(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每年約新增1萬7千多位大腸癌患者。一項涵蓋近64萬名參與者的研究發現,每天攝取最多十字花科蔬菜的人,與攝取量最少的族羣相較,罹患大腸癌風險可以降低17%,研究更指出,每天只需攝取約20公克的十字花科蔬菜,罹癌風險便能「顯著下降」。
福斯新聞(Fox News)報導,大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7項研究,涵蓋了63萬9539名參與者,其中有9萬7595人最終被診斷出患有大腸癌,研究人員根據參與者的飲食問卷和健康狀況,發現食用十字花科蔬菜與降低大腸癌風險有關,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BMC胃腸病學》國際期刊。
研究發現,與十字花科蔬菜攝取量最少的參與者相比,十字花科蔬菜攝取量最多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降低了17%,每天攝取約20公克與罹癌風險「顯著降低」相關,當攝取量達到每天40公克左右時,風險下降趨勢趨於平穩。
研究團隊指出,十字花科蔬菜含有一種名爲硫代葡萄糖苷的特殊天然化合物,它可以分解成「異硫氰酸酯」的強效物質,異硫氰酸酯可以透過排毒、殺死受損細胞,以及減緩或阻止不健康細胞的生長,來幫助預防癌症。
研究人員表示,飲食是大腸癌可改變的風險因素之一,食用超加工食物可能增加罹癌風險,而攝取十字花科蔬菜的健康飲食習慣,包括綠花椰菜、白花椰菜、羽衣甘藍、高麗菜和抱子甘藍等,則能降低罹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