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對不到焦「恐是大腦退化前兆」!醫揭4個眼神異常徵兆:做4事預防也能逆轉

醫師指出眼睛對不到焦恐是大腦退化前兆。 示意圖/ingimage

【文.柳秀穎】

眼神異樣,是神經退化的早期警訊

掃視眼動(Saccadic Eye Movement)是人們每天都在進行的快速眼球跳動,例如從螢幕左邊移動視線到右邊,或是快速掃視一個人的五官時,都會啓動這種動作。

雖然多數人不自覺,但這個看似微小的眼球活動,其實背後牽涉整個大腦多個區域的協同運作。

基因醫師張家銘在臉書表示,這些眼睛裡微小又精密的動作,其實早就悄悄記錄下大腦的訊號變化。透過掃視眼動測試,現在已經能夠比傳統問卷,甚至部分影像檢查更早一步發現大腦退化的徵兆。

阿茲海默、帕金森甚至腦震盪都能看出端倪

張家銘表示,像是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甚至只是輕微腦震盪,這些變化其實都會在眼動中留下痕跡讓人探索。

而在臨牀上,也確實有不少案例中,病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狀況正常,能聊天、能記事,但在掃視測試中卻出現眼動延遲、反向反應錯誤率高、無法對焦等問題。

「這些變化通常來自額葉功能的微損,包括抑制控制、工作記憶與注意力整合的能力。」張家銘強調,這類異常往往比臨牀症狀更早出現,正是及早介入的黃金時機點。

哪些眼神變化要小心?醫師提醒日常觀察重點

張家銘建議家屬與患者,觀察以下幾種異常眼神現象:

張家銘提醒這些都有可能是額葉、大腦頂葉或基底核功能退化的早期訊號,一旦出現這些情況,建議儘早進一步檢查。

大腦還能補救?醫師給出四大保健行動

當眼神出現異樣,不代表疾病無法挽救,而是身體給我們的「早知道」機會。醫師建議可從四個面向着手強化大腦健康:

用眼神看懂大腦,用行動守護健康

「我們以爲的眼神空洞、精神不集中,其實可能是大腦內部某些區域的網絡協調出了問題。」

張家銘表示,掃視眼動測試就像一面鏡子,能反映出未被注意到的神經微變化。未來的神經健康管理,將不再等病出現才治療,而是從觀察眼神開始,提早發現、提早介入、提早保養。

延伸閱讀:

本文授權自今週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60元買宏碁,一路攤平砍在15元...他從巨型韭菜畢業,翻身年領130萬股息:「越跌越買」只適用兩種情況

電話講沒幾句就掛斷、開刀不來探望...從小盡心呵護,爲何孩子長大後越來越冷漠?和成年子女相處最重要的事

不到30歲、46公斤,膽固醇竟超標!少吃肉蛋海鮮也沒用...90%華人都吃錯一物「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

00878、00919...存股2年,股息20→60萬!小資媽媽體悟「財富自由」三支箭:爲何別急着還房貸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週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