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藥業:信披違規領罰、業績連虧兩年,公司治理陷多重困局|ESG案例

出品|本站財經ESG

作者|王曉麗

近期,廣濟藥業(000952.SZ)收到湖北證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其子公司濟康醫藥在與部分客戶展開經銷業務中違規採用總額法確認收入(應採用淨額法),導致2022年多期財報虛增營收,公司被處以150萬元罰款;時任董事長阮澍、財務總監胡明峰因未勤勉盡責均被處以80萬元罰款。

這一結果距2024年10月證監會針對該違規操作出具《立案調查書》已近9個月,標誌着這場信披違規事件正式落幕。而在信披風波背後,這家曾以維生素B2(核黃素)全球市佔率超45%聞名的老牌藥企,近年來經營狀況持續承壓——連續兩年鉅虧、主營業務萎縮、研發投入疲軟的多重困境日益凸顯。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是廣濟藥業第二年發佈ESG報告。根據Wind最新ESG評級,公司獲評“BBB”級,處於行業平均水平。細分來看,其在治理維度的表現顯著低於製藥行業平均水平,與此次財務違規事件形成呼應。

來源:Wind官網

ESG報告補充有亮點、環境數據披露待完善

在環境表現上,《廣濟藥業2024年ESG報告》較2023年版本在內容上有所完善與補充,雖有亮點,但仍存在不足。2024年,公司在環保層面的闡述仍圍繞應對氣候變化、資源節約、環境治理及排放物管理展開,整體框架與2023年基本一致。

在氣候變化方面,2024年公司對氣候變化風險及機遇的識別更爲完善。其中,風險識別新增轉型風險與物理風險的應對內容,同時補充了各風險的潛在財務影響及應對措施。

溫室氣體排放披露上,公司公開了範圍一和範圍二的排放量,2024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爲0.48噸二氧化碳當量/萬元產值,較2023年的1.58噸二氧化碳當量/萬元產值顯著下降。不過,儘管公司稱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但其ESG報告中尚未披露明確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在資源管理方面,公司則出現數據披露退步情況。公司圍繞能源使用、水資源消耗、物料消耗、包裝材料輕量化等制定了管理制度及行動,2023年公司曾完整披露了這四方面的數據,而2024年公司卻僅公開了能源使用和水資源管理數據,未涉及物料消耗和包裝材料輕量化表現。

這種數據披露的縮水情況也體現在三廢管理中。2023年廣濟藥業分別披露了公司及其部分子公司(惠生公司、孟州公司、濟寧公司)近三年廢水和廢氣排放量的表現情況,然而,2024年報告中卻沒能看到相關數據,僅補充了部分子公司的廢氣管理措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廣濟藥業的廢氣主要包括鍋爐廢氣、生產廢氣等,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非甲烷總烴等成分,公司稱2024年各項廢氣排放指標均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但2024年3月,武穴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四中隊接到羣衆反映,湖北廣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產業園鍋爐排氣筒煙塵疑似超標。調查顯示,2024年2月20日8時—13時,燃煤鍋爐排氣筒煙塵在線數據因在線儀表專用空壓機故障超標——壓縮空氣供應中斷導致煙氣抽取異常、氧氣含量失真、反吹功能失效,最終造成數據失真及當日煙塵日均值超標。

事後,廣濟藥業緊急啓用臨時壓縮空氣系統,更換並維修了相關配件,還聯合第三方單位完成調試,目前設備已恢復正常。

風控信披管理待加強、業績持續虧損、債務壓力攀升

根據《廣濟藥業2024年ESG報告》,公司在風控合規方面強調持續強化風險防控與合規管理,健全風控治理體系,加強內控與審計監督;在信息披露方面,則稱將完善信息披露與投資者關係管理體系,確保重大信息公開透明。然而,本次廣濟藥業發生的信披違規事件,與這些目標形成鮮明反差。

根據湖北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廣濟藥業子公司湖北廣濟藥業濟康醫藥有限公司(簡稱“濟康醫藥”)在與部分客戶開展經銷業務時,身份爲代理人,按照規定應當採用淨額法確認收入,但實際卻採用了總額法確認收入。

這一違規操作導致廣濟藥業2022年第一季度、半年度、第三季度報告分別多計營業收入4560.16萬元、13686.00萬元、13820.04萬元,分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25.49%、26.68%、20.49%。

直到2023年4月,廣濟藥業才發佈《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對2022年第一季度、半年度、第三季度報告作出差錯更正,暴露了公司內部監督機制的失效——內部審計、財務審覈等環節缺乏有效制衡。

業績層面,廣濟藥業近年持續低迷。2024年實現營收6.388億元,同比下降13.42%;歸母淨虧損2.953億元,同比降幅達110.55%,這已是公司連續第二年虧損(2023年虧損1.402億元,同比下降378.64%)。公司解釋,虧損主因行業週期性影響下,主導產品需求低迷、供給過剩致價格低位運行,疊加製劑產品銷量下滑、子公司濟寧公司虧損,以及聯營收益減少、利息費用增加等。

進入2025年,公司經營壓力仍存。一季度營收1.485億元,同比下降17.58%,歸母淨虧損收窄至3627萬元(去年同期爲5051萬元);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虧損6700萬-8350萬元,同比減虧21.70%-37.17%,減虧主要得益於管理成本降低且部分產品銷量增長,並非基本面的根本改善。

作爲全球主要維生素B2產品供應商,廣濟藥業核心產品面臨嚴峻挑戰。2024年公司主要生產產品爲維生素B2、B6以及醫藥製劑產品,主營維生素原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業務。

據2024年報數據,公司原料系列產品營收5.29億元,其中核黃素(VB2)營收僅2.83億元,同比暴跌31.95%,而其他維生素產品如乳維生素B6僅營收1400萬元,維生素B12尚未形成規模產能。製劑製劑系列產品,2024年營收僅0.61億元,同比下降65.26%。

來源:《廣濟藥業2024年年度報告》

與此同時,公司研發投入後勁不足。2024年研發費用5682萬元,同比下降23.99%,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從2023年的10.13%降至8.89%。2025年一季度再降32.22%至1091萬元,佔比7.35%。

債務壓力同步攀升,資產負債率從2021年29.19%升至2024年61.48%。2025年5月,公司還爲子公司孟州公司3000萬元授信提供擔保,進一步加重償債風險。截至2025年一季度,貨幣資金僅4.224億元,短期借款卻達4.887億元,流動性壓力凸顯。

面對困局,廣濟藥業在2024年年報中提出“二次創業”,計劃通過“內生拓展+外延併購”構建維生素B族產品集羣,以期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市場競爭力。但從當前態勢看,行業週期性波動、產品價格低位運行、市場競爭加劇等外部壓力未解,內部治理缺陷與經營頹勢又形成制約,其扭虧爲盈之路註定充滿挑戰。

參考資料:

[1] 《廣濟藥業2024年度ESG報告:數據披露與責任履行雙視角解讀》;ESG研究站

[2] 《廣濟藥業信披違規領150萬罰單,董事長個人被罰80萬元》;觀察者網

[3] 《信披違規與經營困局交織,廣濟藥業深陷轉型泥潭》;智趣財經社

[4] 《信披違規,廣濟藥業董事長被罰,高管“閃”辭》;經理人網

[5] 《藥企信披違規,董事長被罰》;本站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