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百利深陷億元訴訟泥潭信披違規疊加業績虧損,這些受損股民留意了
ST百利(603959)新年開局不利。昨日90(21日)公司披露涉及8099萬元建設工程合同糾紛訴訟,疊加此前已累計超7100萬元新增案件,在業績鉅虧、信披違規立案調查等多重利空夾擊下,這家深陷經營泥潭的上市公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值得關注的是,因證券虛假陳述受損的投資者現可通過投資快報公衆號獲取投教信息。
億元訴訟雪上加霜
ST百利最新公告顯示,陝西紅馬科技以建設工程質量不達標爲由提起8099萬元索賠訴訟,案件涉及項目設計、施工管理等多環節爭議。這僅是公司訴訟危機的冰山一角——自2024年10月以來,公司及子公司累計新增訴訟金額已達7103.47萬元,案件類型涵蓋買賣、建設、採購等多類合同糾紛。
值得警惕的是,公司公告直言“已判決生效案件可能影響利潤”,但超1.5億元的潛在賠付規模對已深陷虧損的ST百利堪稱致命打擊。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虧損1.7億元,而2024全年預虧擴大至3.3-4.1億元,虧損缺口同比擴大近三倍。以最新財務指標測算,公司市淨率仍高達5.02倍,估值泡沫與基本面惡化形成強烈反差。
信披違規遭監管重拳
更令市場譁然的是監管層亮劍。2024年10月9日,ST百利及實控人王海榮因涉嫌信披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湖南證監局同期下發的監管函揭露三大“罪狀”:實控人非經營性佔用資金、重大仲裁未及時披露、怠於追償大額債務。這三記重拳直擊公司治理要害,暴露出內控失效、信披失真的深層危機。
細究時間線可見,監管風暴早有預兆。2023年4月公司已涉及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而2024年新增訴訟披露時點與立案調查高度重合,顯示信披違規或存在長期性、系統性特徵。法律界人士指出,實控人資金佔用與訴訟風險疊加,不排除引發連鎖債務危機的可能。
投資者維權通道開啓
面對愈演愈烈的合規危機,“投資快報”維權律師團隊明確可索賠範圍:凡在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4月29日期間買入,並在2024年4月30日後賣出或仍持有虧損的投資者,均可通過投資快報公衆號,右側股民維權菜單欄登記索賠。目前已有近百投資者提交材料,維權隊伍持續擴大。
專業律師分析指出,ST百利案具有典型示範意義:其一,信披違規與經營惡化形成惡性循環,2024年虧損擴大的業績預告與訴訟風險披露存在時滯;其二,實控人涉案加劇公司治理風險,資金佔用問題直接損害中小股東權益;其三,累計過億訴訟可能觸發退市風險,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後續進展。
資本市場資深觀察人士提醒,隨着註冊制改革深化,監管對信披違規“零容忍”態勢明確,投資者需遠離存在治理缺陷的問題公司。對於已踩雷投資者,應及時固定交易記錄、關注案件進展,通過訴訟維護權益。截至發稿,ST百利股價持續在4元下方徘徊,較歷史高點跌去近九成,這場由信披引發的風暴恐將引發更多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