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延川縣:“千萬工程”引領鄉村蝶變 村村繪就振興新篇
在延川大地,從永坪鎮生機勃勃的大棚瓜菜基地,到關莊鎮成片發展的現代化設施農業園區,再到楊家圪坮鎮整潔宜居的鐵卜河新村……延川縣正在以“千萬工程”經驗爲火種,點燃鄉村全面振興的燎原之勢。讓特色產業深深紮根於鄉土,讓廣袤村莊煥發出時代新顏,更讓萬千百姓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走進延川縣永坪鎮黃家圪塔行政村,一座座蔬菜拱棚整齊劃一地排列在溝道內,在陽光的照射下,泛着銀光。棚內,村民白秀梅正穿梭在青翠的藤蔓間,熟練地爲西紅柿整枝打杈。依託231座拱棚,村黨支部班子牽頭,指導村民摸索出“夏種西瓜秋種菜”的一年兩季種植模式。今年,村裡種的美都西瓜早早銷售一空,這樣細緻入微的幫扶,讓白秀梅等衆多種植戶心裡暖洋洋的,致富的信心更足、底氣更硬了。
“我種四棚西瓜,今年西瓜價錢還可以,一個棚平均賣一萬二左右,賣了五萬塊錢。現在又種的是西紅柿,8月份就能上市了。”白秀梅說。
在延川縣關莊鎮十甲行政村,目光所及,成片的現代化大棚蔚爲壯觀,宛如一片銀色海洋。棚內,智能溫控系統精準調節着溫度溼度,水肥一體化設施高效運作,智慧農業的氣息撲面而來。村民劉龍龍夫婦正蹲在田壟間,仔細地爲辣椒掐枝疏葉。
“今年開春種了四棚西瓜、一棚小瓜,賣了17萬元。秋天是三棚西紅柿、兩棚辣椒,現在把苗子都栽下了。”劉龍龍說。
產業興旺的背後,離不開鄉鎮領導與村幹部們實打實地支持。今年,十甲行政村的西瓜、甜瓜,成功打入延安黃篙灣批發市場和新城果蔬批發市場,一輛輛滿載瓜果的貨車剛到,就被爭相搶購。如今,秋茬西紅柿、辣椒等作物進入生長關鍵期,鄉鎮領導和村幹部們步履不停,穿梭於大棚間,與種植戶深入交流管護細節,及時爲農戶排憂解難。
產業興帶動百業旺,環境美方能留人心。十甲行政村堅持“村莊美”與“產業興”雙輪驅動、相得益彰。
“我們先後完成了道路硬化、路燈安裝、污水垃圾集中處理工程,廁改82戶,建成了慈善幸福家園,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羣衆幸福感、獲得感明顯提升。”延川縣關莊鎮副鎮長劉建說。
夏日的延川縣楊家圪坮鎮鐵卜河行政村,綠意盎然。走進延安森宇良種苗木繁育有限責任公司的示範果園,成排的果樹鬱鬱蔥蔥,枝葉間精心套袋的果實掛滿了枝頭,果園外圍,泛紅的雞心果墜在枝頭,瀰漫着淡淡的果香,流露出豐收在望的喜悅。
鐵卜河行政村將特色林果業作爲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通過引進延安森宇這樣的龍頭企業,打造高標準良種示範果園,成功探索出“公司+村集體+農戶”的共贏模式,爲村民鋪就了一條穩定的增收致富路。 果園內,村黨支部書記賀婷正與技術總監仝新民細細攀談,詳細瞭解新品種的掛果表現、特性優勢以及市場前景。
“我們延安森宇苗木繁育中心於2019年在這承包了將近100畝地,建了示範園。這的品種一共是28個。今年是第六年,已經到豐產期了,套袋子能套60多萬個,年產大約二十七八萬斤。我們基本上都是在當地僱人,帶動周邊村民實現就業。”仝新民說。
產業的“筋骨”日益強健,人居環境的“顏值”也在同步提升。走進村民劉楊平家,房前開闢的小菜園,種滿了綠油油的時令蔬菜,生機勃勃。屋內,物品擺放得井然有序,乾淨整潔的廚房內,生活用水隨用隨取。每天下午,劉楊平都會在自家菜園摘些新鮮蔬菜,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舒坦。
“自從搬到新村以後,條件就比溝裡強得多了,電、水、天然氣都好了,出門就是菜園子,出村就是果園。”劉楊平說。
如今的鐵卜河行政村,有山地蘋果1162畝,2024年蘋果產業銷售近20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20903元。去年,村子還安裝了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實現了“水電路網”全面暢通。一樁樁、一件件惠及民生的實事工程,讓這個搬遷新村既有令人羨慕的“高產值”,更有賞心悅目的“高顏值”。
“近年來,我縣堅持農民爲主體,按照統一謀劃、因地制宜的原則,持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合行動,統籌推進村莊巷道硬化、殘垣斷壁整修、衛生廁所改造等治理措施,共申報創建“千萬工程”示範村12個。”延川縣農業農村局“千萬工程”示範村創建負責人黨磊說。
如今的延川,產業興旺有實力,生態宜居有顏值,鄉風文明有溫度,一個個充滿希望的村莊故事正在這裡不斷續寫。
(通訊員 張偉 申壯)
責任編輯:劉暘 審覈: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衆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