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提醒 稅制不合理 超徵非常態
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表示,政府若做不到還債與稅改,就支持普發現金。圖/報系資料照片
政大財稅系教授陳國樑指出,少子化趨勢可能會影響未來稅收,如果政府將超徵稅收拿去還債,且進行稅制改革,他就不支持普發現金,但如果政府沒做到上述兩點,他就支持普發現金。
陳國樑表示,去年稅收成長百分之八點八,但經濟成長率約百分之四點二,表示政府超拿經濟成長果實;去年租稅負擔率百分之十四點八也是廿六年最高,顯示稅制不合理。
陳國樑指出,一一三年稅收有「三高現象」,一、稅收三點七六兆元,是歷史最高;二、超徵金額估五二八三億元,也是歷年最高;三、租稅負擔率上升到百分之十四點八,是九十七年以來、廿六年來最高。
他說,三高現象透露一些不合理之處,例如去年稅收成長率比前年成長百分之八點八,主計總處估一一三年經濟成長率是百分之四點二七,代表人民所得可能與經濟成長率差不多,但政府稅收成長率卻是經濟成長率兩倍,經濟成長是全民與政府共同努力成果,政府卻超拿經濟果實。
其次,稅收成長率與經濟成長率相互悖離,顯示稅制有問題,他懷疑稅收成長率高,是因爲物價上漲嚴重,其中有「通貨膨脹稅」意涵,亦即因爲物價上漲,造成稅基加大、稅收增加。如果人民實質所得因爲被物價侵蝕,政府按照名目所得課稅反而超徵,而且租稅負擔率百分之十四點八創廿六年來最高,代表稅制不合理,政府應進行稅制改革。
他說,超徵不會是常態,未來隨着少子化、超高齡社會,人口紅利會消失,屆時投入生產的人少,所得稅收會減少,勞保、公保及健保繳費的人變少,支出卻因超高齡社會增加,因此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都建議各國要在財政好時進行儲蓄,以備未來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