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執政者應有山羊過橋智慧

立法院會之前處理《財劃法》修正案,朝野立委爆發衝突。(本報資料照片)

新版《財劃法》甫上路,統籌分配款試算引爆爭議,不少縣市分配縮水,15位非綠首長北上抗議,朝野互推責任,行政院被質疑「左手給、右手收」;在野黨則挨批立法草率。其實,政治角力苦的是人民,此刻朝野最需要有「山羊過橋」大智慧,各退一步儘速補正修法,才能解決無謂的爭端。

財劃法修法後,中央雖釋出逾4000億元統籌分配款給地方政府,部分縣市補助卻不增反降,又因分配公式矛盾,出現逾300億元無法完成分配等亂象,昨朱立倫坦言公式有瑕疵,顯然當時立法過程確有可議之處,但執政團隊當時爲了大罷免增加仇恨值擺爛,何嘗不是幫兇共犯。

令人憂心的是,政院在編列明年度預算,疑透過一般性補助款「左手給、右手收」,此手法讓地方政府難免感覺遭政治懲罰。預算分配理應公開透明、以公平原則爲基礎,而非當作政治籌碼。

這次財劃法爭議,朝野都不該閃躲責任,但從目前持續火車對撞的氣氛看來,爲了應該由政院修法,還是在野修法?竟成互不相讓的面子之爭。

大家都熟知山羊過橋的故事,白羊、黑羊走到橋中間見到彼此,白羊對黑羊說:「請等一等,我先退回,讓你先過來」,黑羊也和善有禮地向白羊道謝,2頭羊都平安順利過了河,但白狗、黑狗卻互不相讓,一陣互咬後全都掉進河裡。

明年有地方選舉,朝野各有盤算,愈早修法解決爭議對彼此都有好處,也都能獲得選民支持。兩邊若再僵持吵下去,歹戲拖棚,勢必損人不利己,卓揆既然請辭獲慰留,想必是憂國憂民,想有番作爲,何不大器一點,先當那頭深明大義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