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輝達土地卡關露曙光?北市府出手時機背後考量爲何?

北士科T17、T18基地。(資料照片,陳信翰攝)

輝達(NVIDIA)海外企業總部相中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但因地上權移轉爭議,三方遲遲談不攏,卡關近5個月,連總統賴清德都跳出來發聲。今(12)日北市府終於主動出手了,宣佈明(13日)發函新壽,將合意終止契約,讓此爭議露出解套曙光。

惟令外界納悶的是,何以北市府不早點出招,要求合意解約?時機點頗耐尋味。其實,日前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向媒體講一句「輝達和新壽MOU上月30日失效,未嘗不是好的開始」,寓意頗深,唯有如此,輝達纔不必被MOU綁住,各種可能的解套腹案,終於一一浮上臺面。

果然,輝達和新壽合作的MOU失效後,輝達透過在臺仲介代表,寫信致函經濟部,請求協助尋找在臺可能的土地替代方案,除T17、T18基地外,凡新竹以北符合需求3公頃以上土地皆可;同時也拜會財政部國產署,盼提供可行國有地。另輝達也鬆口,同意將北市府建議的T12備案,帶回去研究。

輝達的動作,的確讓新壽急了,新壽不但向輝達表示希望延長MOU,同時一再對外喊話北市府,期盼同意直接移轉,共同促成輝達留在臺灣。近來,甚至喊話中央,盼介入協助,解決新壽和北市府設定地上權契約爭議。對此,金管會和財經部會都已表態,中央不宜介入個別契約的爭議。

而輝達數月來和新壽協商的主軸,一直都是希望新壽主動和北市府合意解約,他們不接受蓋好再移轉的做法,且希望直接和北市府接洽,重新設定地上權,要取得乾淨、無爭議的素地,從新壽拿回土地的分手費也表達可以概括承受。

而臺北市府,立場更堅定,堅不同意修改契約,讓新壽直接移轉給輝達,因爲新壽取得土地三年多,上面沒有任何建物,一旦同意直接移轉,對當初參與投標企業不公平,恐有「圖利」之嫌。但也鬆口,市府可考量新壽不要有背信壓力下的合理條件。

三方原本各有堅持,談了5個月,僵持不下,輝達蓋總部土地取得,只聞樓梯響,甚至破局傳言甚囂塵上,輝達轉而要赴印度建企業總部的傳言也不脛而走。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各方自10月開始獻策,要全力留住輝達在臺灣。

9月底輝達和新壽合作的MOU失效了,三方仍無共識,但輝達態度開始轉趨強硬,不但婉拒再繼續展延MOU,甚至開始向外尋找備案,是否意在使出殺手?,逼迫新壽儘速和北市府合意解約,頗令外界玩味。

同時間,中央也出手了,總統賴清德開金口,指示各部會總動員,針對輝達在臺企業總部提供法律及行政程序協助,同時各部會卯勁提供鬆南營區等各種可行國有地供輝達比較,連五都首長都跳出來向輝達招手。

而上週四國慶連假前,臺北市議會開議,不分藍綠市議員,都要求蔣市長硬起來,主張以新新並議題爲由,強制解約收回T17、T18土地。綠營市議員也猛批蔣萬安沒有治理市政能力,輝達這麼重要的國際級企業,北市府竟沒有能力爲其在臺興建企業總部提供土地協助。

國慶連假期間,輝達取得土地卡關議題不斷醱酵,新壽要求解約金不論是140億或107億,外界及市議員都放大檢視,認爲是獅子大開口,對新壽企業形象頗傷。臺新新光金控總經理林維俊也不得不現身,呼籲各方不要透過媒體互相隔空喊話,應坐下來協商,促成輝達留在臺灣。

輝達在臺設立總部的土地爭議,引起國內各界熱議,此案再拖下去,對蔣萬安明年連任市長之路的確不利,會被對手拿此案來攻訐,況且臺北市議會已開議,唯有速戰速決,纔不會在議會被K得滿頭包,甚至最後逼得中央出面,讓一盤好棋下到全盤皆輸,功勞落入中央之手。

加上以「新新併爲由強制解約」,雖然北市府站得住腳,但涉及訴訟爭議的風險,輝達取得T17、T18基地恐會落空。因此北市府唯有主動出擊,提出合意解約,才能逼新壽拿出真正的分手費,攤在陽光下討論。行政決策官員的決斷力與政治擔當,是留住國際級企業的重要關鍵,北市府不得不快刀斬亂麻,就等新壽如何接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