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中菜崛起!aMaze 心宴、川雅、捌伍添第 引領中餐新潮流
近年來,臺灣餐飲圈吹起了一股「新派中菜」風潮。相較於傳統中餐館以大菜、份量、熱鬧氛圍取勝,這批新世代餐廳更注重精緻度、創意性與敘事感,爲中菜注入了當代美學與創新元素,將熟悉的中式風味,轉化爲現代餐桌上的全新體驗。「aMaze心宴」、「川雅」與「捌伍添第(85TD)」三家新派中餐廳的崛起,不僅顯示中菜在技術與形式上的突破,更彰顯中菜已成爲不斷創新、吸納新世代語言的文化載體,並正以全新姿態走向國際舞臺。
融合經典老菜與西式技法:aMaze心宴
「aMaze心宴」是前亞都麗致中餐行政總廚、任職於「天香樓」長達27年的楊光宗主廚,在2024年8月所創立的全新中餐廳。由楊光宗擔任總主廚,以江浙菜爲根基,融合中西手法與現代元素,呈現細膩而雋永的當代中菜。不但甫開業一年就獲得《臺灣米其林指南2025》的「米其林指南年度開業大獎(Opening of the Year Award)」肯定,成爲新科星餐廳,在「500盤2025」中,也以3道菜品一舉拿下6盤。
「aMaze心宴」主廚黃俊仁(右起)、總主廚楊光宗、副主廚周金樺。 圖/aMaze心宴提供
「aMaze心宴」的拿手絕活,正是巧妙結合經典老菜與西式技法,演繹出兼具創意與時令風味的季節料理。比如江浙名菜「無錫子排」,除鎮江醋之外,楊光宗引入巴薩米克醋製成調醬,和子排一起燒到收汁,最後再用菊花炭煙燻,賦予迷人煙薰香氣。
子排選用來自桃園、產量極少的杜洛克豬,取其腩排部位,先汆燙再加入蔥、姜、蒜、八角、桂皮、丁香、白胡椒、月桂葉等香料以小火滷泡30分鐘,接着關火續燜一整晚,隔天將子排取出用水沖洗掉外層的汁液,再入熱鍋煎炸以定型提升香氣。品嚐時搭配糖漬檸檬片,依舊掌握「無錫子排」的「酸甜鹹香,脂而不膩」之神髓,卻成爲一道全新的「無錫杜洛克、菊花炭」。
無錫杜洛克、菊花炭。 圖/aMaze心宴提供
「薰蛋、番茄、起司」的靈感,源自「番茄炒蛋」。楊光宗將風味較酸的牛番茄及4種香甜的聖女小番茄切丁後炒成番茄醬,再打成泥過篩,接着拌入新鮮的番茄丁及自制聖女番茄干與奇異果乾;再加入自制煙燻的絲綢乳酪,點綴去皮番茄幹、番茄凝凍及奇異果乾和各式香草芽苗,搭配煙燻溏心蛋,酸香清潤,令人一新耳目。
未來,「aMaze心宴」將持續以當代中菜爲名,以創新演繹傳統、以四季時令爲靈感,不斷探索中菜的更多可能,讓經典在當代語境中展現嶄新風貌,譜寫出屬於四季的味覺篇章。
24味型的官府川菜:川雅
「川雅」主廚王國政擁有逾30年中菜資歷,專精粵菜與川菜。自2023年接掌「川雅」後,王國政致力呈現傳統精神與當代表述的現代官府川菜,併成爲《臺灣米其林指南2025》新科一星餐廳,也在「500盤2025」以「涼菜九宮格」獲得一盤。
「川雅」主廚王國政。 圖/川雅提供
2025年王國政更親赴四川,正式拜師鬆雲派代表性傳人張元富師傅,成爲臺灣首位承襲其正統脈絡的第四代傳人,帶領團隊承襲官府川菜精神,以24味型爲軸,構築辛香變化與節奏分明的味覺語言。
冷盤「涼菜九宮格」猶如一幅微縮川味地圖,風味橫跨淡雅與濃烈,引領賓客遊走於麻、辣、酸、甜、鹹、鮮、香之間,開啓細膩的24味型風味敘事。其中「紅油蒜泥豬耳」源自千層耳概念,將滷製豬耳切片交錯堆疊定型、清蒸後切片,淋上重蒜比例的紅油蒜泥醬,辣與蒜交錯,呼應蒜泥味型。
冷盤「涼菜九宮格」。 圖/川雅提供
「茉莉花燒汁圓鱈」則以四川醃海鮮技法爲基礎,先以蔥姜水醃漬圓鱈後裹上脆漿酥炸,搭配帶有茉莉花香的照燒風味醬汁,並綴以黃地瓜製成的薯絲脆片,呼應煙香味型,入口前即聞淡雅花香。「桂花山藥」嚴選臺灣小農栽種的山藥,切成小方塊生食呈現,搭配以幹桂花、桂花碎與麥芽熬製的自制花糖蜜,清香甘甜,口感爽脆細膩。
招牌的「開水白菜」,是清雅技法的極致展現。選用娃娃菜剪作蓮花狀,中心佐上金華火腿絲提鮮。湯底依傳統上湯爲基礎,將老母雞、金華火腿與豬骨慢燉八小時,再以鴨蓉、豬蓉、雞蓉反覆三次「掃湯」,去油除渾,使湯色澄澈如玉,醇厚綿長。上桌前淋上熱湯,蓮花漸綻,清香撲鼻,展現川菜所追求的鮮、香、味濃之精髓。
「馬告燒乳鴿」是主廚依循傳統川菜筵席中的四柱——頭菜、鴨菜、魚菜與甜菜,以乳鴿取代全鴨入饌。選用屏東飼養22天的初生乳鴿,浸滷於青花椒、花椒、丁香等多種香料調製的秘製滷水中,低溫滷製入味,香氣層層滲透,再刷上脆皮糊風乾、油淋,使皮酥肉嫩、椒香四溢的層次口感。滷水中特別加入臺灣原生香料「馬告」,香氣及風味近似四川木姜子,散發淡雅檸檬香,與川味辛香融合出獨特風韻。
王國政認爲,官府川菜是歷經歷史演進與菜系交融後的精粹,講究層次、節奏與文化深度,「現代川菜的濃味,不是爲了壓倒味蕾,而是讓人感受到它的層次、它的美學與它的文化」;而「川雅」展現的不僅是川味的優雅與張力,更爲現代官府川菜注入全新風貌。
「川雅」位於信義區微風南山46樓。 圖/川雅提供
經典港味的現代演繹:捌伍添第
坐落於臺北101大樓85樓的「捌伍添第(85TD)」,是指標性當代粵菜餐廳,自2021年開幕以來,持續透過當代語彙細緻詮釋粵菜文化,不但名列《臺灣米其林指南2025》入選餐廳,也在「500盤2025」獲得3盤肯定。自日前仙逝的原主廚謝文於2025年升任嘉林餐旅集團中餐廚藝總監後,「捌伍添第(85TD)」便迎來新任主廚李劍鳴師傅(業界尊稱「鳴師傅」)正式接掌廚藝重任,以深厚功底與沉穩氣韻領軍團隊,揭開品牌全新篇章。
「捌伍添第(85TD)」新任主廚李劍鳴。 圖/捌伍添第(85TD)提供
鳴師傅投身高端粵菜領域逾40年,擅長順應時令、以地取材,對粵菜中「鮮、嫩、爽、滑、香」五味的掌握尤爲精準,更致力於將香港獨有的文化融合背景化爲創作語彙,於經典粵菜基礎上揉入國際視野與當代表達,使菜餚既植根本土、又兼容開放,傳統與創新並進。
本季新作「龍皇花膠魚翅水晶粿」,靈感源自粵菜經典「灌湯餃」與「花膠翅盅」,鳴師傅以水晶粿形式重新構思:晶透Q彈的外皮下,包裹嚴選花膠與魚翅,內餡鹹香馥郁;搭配以龍蝦殼慢火熬製的高湯,鮮甜中透出濃厚海味,是一道揉合傳統與創新的亮眼之作。
「避風塘炒軟殼龍蝦」延續港式經典的「避風塘」手法,以大量炸蒜、辣椒及豆豉爆香快炒,佐以罕見的酥炸軟殼龍蝦,上桌時香氣撲鼻,鑊氣奔騰,鹹香蒜香牢牢鎖在肉質飽滿的蝦身之中,展現出張力十足的粵式風範。
「順德生拆魚蓉羹」來自粵菜中以重融合食材及技法的順德菜,選用海斑,將魚頭、魚尾與魚骨熬製成乳白濃湯爲基底,魚肉細緻拆絲,搭配木耳絲、菇類與蔬菜絲同煮成羹,入口綿潤滑順,魚香醇厚,湯體白濁濃稠,以魚肉取代米粒,帶出如粥般的飽足感,溫潤濃郁。
順德生拆魚蓉羹。 圖/捌伍添第(85TD)提供
李劍鳴師傅認爲,粵菜不僅是精湛技藝的展現,更承載着豐厚的情感與文化記憶。他引領團隊將粵菜打造爲一場關乎時間、地域與記憶的現代香港粵菜味覺對話,讓食客在細細品味中體驗傳統與創新的交織,感受那份熟悉中的驚喜與香港獨有的城市風韻。
「捌伍添第(85TD)」坐落於臺北101大樓85樓,空間鋪陳巧妙融合臺灣人文風景、山川意象與時代記憶。 圖/捌伍添第(85TD)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