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母雞帶小雞 大寮區逾4成社區防暴
大寮區溪寮里居民致力預防家庭暴力,家門外的圍牆無償提供使用,由溪寮國小學生、社區居民及長輩共同參與着色,有世代共融溫馨和睦的四代同堂圖,還有重要的紫絲帶,作爲社區驅逐暴力的代表意象。(溪寮社區發展協會提供/洪靖宜高雄傳真)
高雄市溪寮社區身爲領航社區,帶領鄰近社區投身反家庭暴力,開創不同特色的宣導活動,以母雞帶小雞方式,讓所在的大寮區約有41%社區協會加入防暴行列,讓過去往往是衆人避談的家暴議題,變成是整個社區重視的事。
「一個人可以走很快,一羣人可以走很遠」,2019年溪寮社區發展協會站上第一線成爲領航社區,起初僅4個社區響應成爲協力社區,但各個發揮創意,像是鄰近翁園社區將包子、饅頭結合紫絲帶概念,強調「要揉不要暴,傳承好味道」。另外,三隆、上寮和義仁社區則以行動戲劇方式博眼球,每個社區以自身特色與專才,開創不同宣導活動,截至目前大寮區約有41%社區協會加入防暴行列。
根據人口分析,溪寮社區人口約1700人,佔大寮區1.5%,老年比例高於大寮全區,社區中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居住比率相當高,且青壯年工作忙碌,因此宣導方式強調「老少共學、老少共融」,也能減少隔代教養產生的代溝問題,長輩與孩子們繪製防暴扇「要抱不要暴」、「不要家暴、我要抱抱」,一筆一畫寫出心裡話。
居民黃謝春絹分享,反暴觀念已深植地方人心,某次她出門散步,有人突然躲到她後面,原來是不肖兒子要來討錢,面對對方逞兇鬥狠,她絲毫不畏懼,挺身而出,趕緊協助對方報警。
地方巡守隊也是社區防暴重要一環,除針對治安死角加強巡邏外,隊長董長政說,若社區中發生家暴案件,處理小組即趕赴現場,他認爲,有些施暴者是因酒後失控,再加上裡鄰間其實都熟識,不採用強硬手段,先安撫情緒、曉以大義,同時也協助通報警方及社會局,打造緊密無縫的社區安全網。
高市議員邱於軒說,家暴議題在原縣區或傳統地區本就封閉更是衆人避談,但如果整個社區彰顯此議題,當遇到家暴時就知道有哪些救濟管道,社區據點也讓人更有歸屬感,以往高齡者遇到家庭暴力都會選擇不說,但溪寮社區卻有許多長輩願意站出來參與活動,這羣志工不僅影響社區,還將觀念帶進校園,漸漸感染至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