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財劃法上路 饒慶鈴:穩健用財守護民生
▲新版財劃法上路,穩健用財守護民生。(圖/記者楊晨東翻攝)
記者楊晨東/臺東報導
臺東縣議會第20屆第6次定期大會22日開議,縣長饒慶鈴23日上午親赴縣議會進行施政總報告,針對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上路後的施政方向與財務佈局提出說明。饒縣長指出,修法後臺東縣可望增加131億元的統籌分配稅,但中央同步減少一般性與計劃型補助,並要求地方政府負擔更多配合款。面對新的財政挑戰,縣府將堅持「把每一分預算用在民生」的原則,審慎規劃支出結構,集中投入防災整備、交通建設與公共服務,確保施政穩健推進。
饒慶鈴表示,縣府在財政緊縮下仍以民生安全爲優先,汛期前已完成太平溪、太麻里溪、金崙溪等河川清疏工程,經費達5.06億元,清出約300萬立方公尺土石。金崙溪與太麻里溪在中央覈定前即先行動用災害準備金整治,展現超前部署的決心。未來縣府將持續推動南王地區雨水下水道新建、綠色隧道與太平橋交會處排水改善、豐原區護岸及太平溪堤防整建等工程,從根本改善淹水問題,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在交通與港區建設方面,縣府多項計劃正同步推進。富岡港客運服務中心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綠島漁港災後復建可望於明年4月完成,蘭嶼開元港候船室與風雨走廊工程則預計明年初動工。縣府也整合TTGO跨鄉鎮巴士、市區普悠瑪客運、YouBike百站據點、幸福巴士及TPASS月票制度,落實交通平權理念,讓偏鄉交通更便捷與普及。
在人事與用人政策上,饒慶鈴指出,縣府推動多項「暖心政策」以穩定人力與留住人才。約聘僱人員薪資結構全面調整,可依考績晉級調薪;工程、醫護與資訊職代人員起薪同步提升,具工程證照者起薪可達5至6萬元,正式人員並可領取留任獎金。縣府也活化公教會館作爲員工宿舍,完成8所學校老舊宿舍整建,明年將啓動7校重建計劃,營造更舒適的生活環境。
在醫療與社福方面,縣府推動全縣8處衛生所新建或整建,並補助汰換醫療儀器,同時與義大、高醫、慈濟及門諾醫院合作開設專科門診與遠距醫療服務,提升偏鄉醫療量能。縣府更以自籌預算突破中央規範,爲客家人口未達五成的村裡新設10座伯公站,推動多元文化共融,並榮獲全國社安網評比第一。此外,縣府首創跨縣市「城市幣流通」合作,結合TTPush、雲林幣與NewTaiPAY,促進地方經濟循環。
饒慶鈴強調,文化觀光仍是帶動地方發展的重要引擎。自2021年推動「無圍牆巨蛋」系列演唱會以來,至2024年累積參與人次逾百萬,活動產值高達25.21億元,成功打造屬於臺東的音樂品牌。2026年縣府將舉辦「臺東博覽會」,以縣立體育館爲主場館,串聯全縣展館推出「臺東時光走廊」、「創新創意嘉年華」、「教育博覽會」等系列活動,目前已有43家廠商、141件品牌授權參與,展現城市創新與文化能量。
饒慶鈴最後表示,面對財政制度變革與多重外在挑戰,縣府團隊將持續秉持「開放、整合、創新」的施政原則,勇於任事、穩健用財、強化執行力,讓資源更有效迴應地方需求。她也強調,縣府將以「慢經濟」爲核心理念,攜手鄉親共創宜居、永續的幸福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