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研3nm晶片 北大教授:將帶動大陸全體晶片行業進步
小米將於5月22日舉行戰略新品發表會,包括搭載玄戒O1處理器的手機與平板電腦。(圖/微博)
小米CEO雷軍宣佈自主研發設計的手機SoC晶片玄戒O1採用第2代3nm製程工藝後,對手機用戶與半導體業界引起一陣波瀾,主要在於3奈米晶片製程工藝仍在美國對華半導體技術管制項目內。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姚洋表示,小米玄戒O1的推出具有3方面意義:1是難度方面的突破;2是代表小米在手機行業躍上了一個大的臺階;3是將帶動中國大陸整個晶片行業的進步。
《快科技》報導說,小米在晶片製程技術上的進展,讓中國大陸地區首次成功實現3nm晶片設計,這項製程工藝已緊追國際先進水準,填補了大陸地區在先進製程晶片研發設計領域的空白。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姚洋表示,小米的成功是中國大陸晶片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這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是沒有捷徑的,只能下死功夫,最終才能成功。
姚洋認爲,3nm晶片的推出將是中國晶片行業發展的轉捩點,意味着我們已經可以在晶片製造和晶片設計兩個方面、兩條腿走路。
據雷軍表示,小米投入晶片研發歷時10年之久,自2014年就開始探索SoC晶片,遭遇挫折後,轉向ISP影像晶片、快充晶片等小晶片研發。
在長期技術探索和積累後,小米於2021年再次啓動SoC晶片研發工作,以「10年投入500億元(人民幣,約合臺幣2090億元)」的戰略決心,歷時4年打造出玄戒O1。
報導說,這一重大創新突破,讓小米成爲繼蘋果、高通、聯發科後,全球第4家可以自行設計3nm手機SoC晶片的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