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芯」之路獲成果 自主研發設計SoC晶片「玄戒」將問世
▲小米創辦人雷軍發文透露,小米造芯之路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圖/翻攝微博,下同)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小米投入「造芯(晶片,下同)」的傳聞在坊間不時流傳,皆未得到官方證實。不過,小米創辦人雷軍昨(15)日晚間在微博發文稱,將在5月下旬發表自研自制晶片,等同於正式官宣小米制造晶片已經獲得初步成果。雷軍文章也透露,小米造芯的投入時間已經長達十年,並用「十年飲冰,難涼熱血」一詞來形容過程的艱辛。
《界面新聞》報導,5月15日晚,雷軍在微博發文稱,「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手機SoC芯片,名字叫玄戒O1,即將在5月下旬發佈。」除此以外,他暫未透露這款芯片的製程工藝等詳細信息。根據市場傳聞,這款芯片將應用於小米15週年旗艦機型小米15S Pro。
據瞭解,小米的「十年造芯路」分爲兩階段,小米在2014年成立晶片品牌「松果」,啓動造芯業務,初期目標爲自研手機主晶片。直至2017年2月28日,小米首次發表松果澎湃S1手機晶片,搭載於小米5C手機上。
「澎湃S1」定位中端手機晶片,採臺積電28nm工藝,然而,當時這款晶片被認爲工藝製程相對落後,這也導致「澎湃S2」遲遲沒有發表,等於使小米在主晶片研發的時程按下暫停鍵。
調整戰略後,小米松果進入第二階段,轉向「小晶片」領域發展,先後推出自研影像晶片澎湃C系列,充電晶片澎湃P系列及自研電池管理晶片澎湃G系列等。
雷軍曾強調,小米的新十年目標是成爲全球新一代的硬核科技的引領者,從網際網路的模式、應用及產品創新領域,變成硬核科技的創新,「小米集團未來五年研發投資要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大規模投入底層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