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神蔡瀾仙逝,享年83歲:留下金句、沒死過,但我活過

蔡瀾走了,2025年6月25號在香港。83歲。金庸、倪匡、黃霑,加上他,當年香港人叫他們“四大才子”。這老爺子一輩子,活得太精彩了,像一本特別好看的小說,寫滿了吃喝玩樂、快意恩仇。

一、從小就會“苦中找樂”

1941年,蔡瀾生在潮州。那會兒正打仗,亂得很。他還是個奶娃娃,就跟着家裡人逃難。炮彈就在頭上飛,多嚇人啊!可家裡人後來講起這事,平平淡淡的。蔡瀾不幹,他自己給這段故事“加戲”。他說,大人嚇得跳進溝裡,背上的小娃娃呢?把炸彈聲當鞭炮,把硝煙影子當怪獸,居然咯咯笑!你看,從小他就有本事,把苦哈哈的事,看出樂子來。他說過:“人生的意義,就是吃好喝好,幹自己喜歡的事,掙錢養活自己。這就是我想要的。”

二、窮學生也能當“大廚”

後來他們搬到新加坡,蔡瀾又去日本留學。窮學生,日子不好過。日本人那時肉貴得要命,但豬蹄便宜,因爲他們不會做。蔡瀾可樂壞了,買回來紅燒,燉一大鍋,香飄十里,把同學都招來了。他還發現日本百貨公司賣魚不要魚頭,當垃圾扔。他就去撿回來,熬魚頭粥,宿舍裡全是香味。他那宿舍,得了個外號叫“綠屋廚房”。沒課的時候,他天天泡電影院。日本那會兒電影院不清場,他一場接一場地看。放假打工攢點錢,立馬跑去韓國玩。錢不多,日子照樣有滋有味。他自己說:“生活裡的煩心事、倒黴事,就像玻璃渣子,你攥得越緊,扎得越疼。鬆開手,再大的事,也變得輕飄飄了。” 他就是這麼豁達,在苦日子裡找甜頭。

三、電影圈裡的“明白人”

蔡瀾怎麼進電影圈的?多虧了他爸。他爸給大老闆邵逸夫幹活。一次邵老闆過生日,年輕的蔡瀾會說話,討人喜歡,邵老闆一眼相中他。書還沒念完呢,他就進了邵氏電影公司。從打雜開始幹,一直幹到管拍電影的大經理。拍了不少賣座的片子,認識了一大票電影明星大導演。但時間長了,他不痛快了。邵氏只拍賺錢的商業片,可蔡瀾心裡想拍點有藝術性的。他跟邵老闆商量:“咱一年拍四十部,三十九部賺錢,就留一部搞藝術,行不?”邵老闆一口回絕:“不行!四十部都得賺錢!”想法不一樣,加上公司里人事變動,蔡瀾幹得越來越憋屈,乾脆辭職不幹了。

四、找到自己的“快活路”

辭職了,蔡瀾反倒找到了真正喜歡的事。他愛寫東西,就給報紙寫專欄。一篇篇小文章,寫吃的、寫玩的、寫生活裡的小感悟。寫着寫着,出書了,這一寫就是幾十年,成了他幹得最久的事。他太愛吃,一家家館子去吃,吃完就寫評價,還上電視講美食,後來還當了《舌尖上的中國》的總顧問。他愛旅遊,仗着在日本留過學、拍電影出過國,自己組了個高檔旅行團。路線全是他挑的好地方,沒想到特別火,回回爆滿。有次他帶團去蘇格蘭找好喝的威士忌。從愛丁堡坐火車出發,一路吃當地美食,看漂亮風景,一家家酒廠去參觀,各種威士忌喝個夠。一趟下來,他更懂酒了,團員們也玩得特別爽。蔡瀾有句話說得特實在:“多學點、多經歷點、多走走、多吃點好的,日子自然就美了。” 他就是這麼做的,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五、寫字也能“說到心坎裡”

蔡瀾寫東西,跟他做人一樣,實在又明白。他寫了200多本書,啥都有。在《明報》上有個專欄叫“草草不工”,幾百字一篇,寫花鳥魚蟲,寫人情冷暖。話不花哨,但總能說到你心坎裡去。他寫吃的,不光說味道。比如寫醬蘿蔔,他能從蘿蔔啥品種、怎麼醃,講到各地人怎麼吃。你看着看着,好像也跟着他嚐到了那口蘿蔔,品出了生活的滋味。他說寫東西要“真”,讀者才愛看。他的文章像老畫,看着簡單,越看越有味道。別看他寫得快、寫得隨意,一篇800字的文章,他要改四遍!自己先改一遍,隔天再改一遍,最後還得跟編輯一起磨。認真着呢!他說:“因爲喜歡才寫,這纔是正路。” 就是這份喜歡和認真,讓他的字能鑽進人心裡。

六、活到老,“玩”到老

蔡瀾過日子,那叫一個瀟灑。他交過61個女朋友,但堅持不要孩子,他說自己還是個“孩子”呢。老了老了,他太太不小心摔倒去世了,他自己也摔壞了骨盆。傷心嗎?肯定傷心。疼嗎?也疼。但他沒趴下。他把房子賣了,搬進香港維多利亞港邊上的豪華酒店公寓,僱了8個人照顧自己。他說:“這麼好看的風景,不享受,太虧了!” 哪怕坐輪椅,他也讓人推着去下館子,繼續他“吃好喝好纔是對得起命”的信條。

他早早就想好了身後事,把攢了一輩子的古董字畫都送給了朋友,只留了點貼身東西。說到死,他一點不怕,還開玩笑:“你們怕死是沒活夠,我活夠了,所以不怕。”2025年,他出了本新書叫《活過》,這書名就說明了一切。有人問他在飛機上遇到亂流怕不怕,他說:“沒死過,但我活過。” 這一輩子,他真是認認真真、痛痛快快活了一場。他說過:“精神頭好,比啥都強。到了我這歲數,‘肯定’遭罪的事,我不幹,也不樂意幹。” 老了老了,他還是聽自己的,享受每一刻。

七、回答網友,句句是“金句”

每年過年前,蔡瀾會在網上回答網友問題。啥怪問題都有,他的回答總能讓你意想不到。有人問:“蔡先生,人活着圖個啥?” 他說:“把這一輩子,過得更樂呵點。” 就這一句話,夠琢磨半天的。現在人都活得又累又慌,蔡瀾像一股清風。他用自己這一輩子告訴你,不用按別人定的規矩活,不用被老想法捆住手腳。喜歡啥就去追,好吃的使勁吃,好玩的使勁玩,好好享受生活。他還說過:“快樂,就是別老想‘但是’。” 別糾結,別猶豫,就去找樂子,這就是蔡瀾的人生道理。

蔡瀾走了,但他寫的書、講的故事,還有他那股子對生活的熱乎勁兒,像顆亮閃閃的星星。他讓你相信,甭管日子多普通、多難熬,都能找到樂子,都能過得有滋有味。就像他自己說的:“多學點、多經歷點、多走走、多吃點好的,日子自然就美了。” 咱們也學學蔡瀾,帶着這份對生活的愛,接着走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