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產“豪門”最後時刻緩解債務壓力,但鄭氏第三代長子徹底離場了

(文/孫梅欣 編輯/張廣凱)

拿下882億港幣融資的新世界發展,至少在現階段,將暫時緩解資金鍊壓力。

新世界發展在6月最後一天的晚間發佈公告,公司通過和相關集團成員公司與有關銀行債權人,簽訂了新的再融資定期貸款融資協議,融資合計覆蓋集團約882億港元現有境外無抵押金融債務。

從具體的融資方式來看,主要來自新世界發展部分現有的境外無抵押金融債券進行了再融資;另一部分通過協調集團其他境外無抵押銀行貸款,以和上述新銀行融資條款進行保證統一。

據悉,新銀行融資包括多筆不同期限的銀行貸款,其中最早到期時間爲2028年6月30日。

這意味着,新世界發展持續已久的資金壓力,將暫時得到緩解。

伴隨融資公告發布的,還有曾經被視爲鄭氏第三代接班人鄭志剛辭職的消息。

當日新世界發展的晚間公告稱,鄭志剛已向公司提出辭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及非執行副主席職務,從7月1日起生效,未來將會投入更多時間在公共服務以及個人其他事務。

在2024財年新世界發現出現近20年來首次虧損後,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鄭氏第三代便被邊緣化,在去年9月先後辭去其在周大福、新世界、新創建和新世界百貨的任職,只保留了新世界發展非執行董事及非執行副主席的“閒差”。

隨着此次再度離職,意味着鄭志剛在新世界發展已經遠離核心管理層,而其妹妹鄭志雯和弟弟鄭志明,則正在進入家族核心生意圈。

債務攀升的“豪門”港企

從近期連發的幾份公告來看,新世界發展的資金情況已經頗爲緊張。

在今年5月末6月初的兩份公告中顯示,公司有4筆共計34億美元的永續債利息分派時間,遞延至下一個分派支付日。從公告來看,4筆永續債利息支付日均在今年6月。

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爆雷”,永續債的票息可以遞延不構成違約,但有懲罰性的約束條件,例如上調票息率。

觀察者網查詢到,部分永續債的票息受到遞延帶來的罰息影響,票面利率從發行時的6.15%已經上升至10.132%,因此一次性4筆永續債利息遞延,可見新世界發展在資金層面上的緊張,已經難以掩蓋。

今年2月公佈的2025財年中期業績中,新世界發展到去年末到公司在手現金爲218.58億港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多億港元;綜合債務淨額1246.3億港元,債務淨額與權益比率爲57.5%,比去年年中時增加了2.5個百分點。

這一比例雖然相較於內地房企債務高點時候並不算多,但相較於香港其他三大家族,則明顯高企。

要知道,2024年李嘉誠的長實集團,淨負債率僅在4%左右;即便是相對較高的李兆基家族的恆基地產,淨負債率也只有21%。新世界發展的負債率,比恆基地產高出1倍還要多。

同時,從去年末計算,一年內到期的公司各類借貸、其他借貸、固定利率債券及應付票據金額爲322.09億元,可以說手上的資金頗爲緊張。

因此,這筆882億港元的銀行融資對於新世界發展解決現階段流動性而言,顯得頗爲重要。

另外,新世界發展去年還發行過一筆4億美元的可贖回債券,票面利率高達8.625%,發行成本遠高於早前的債券,公司對於資金的渴求程度可見一斑。

出現20年罕見虧損,新世界也忙着“減債”

作爲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鄭氏家族的地產業務板塊,新世界發展資金鍊出現問題的傳聞由來已久。

早在2023年2月,新世界發展中期派息就出現13年以來的首次減少,外界開始猜測公司利潤受到的侵蝕。

2024年公佈的2023-2024財年報告中,更是罕見地出現了公司20年以來首次的利潤虧損,引發了外界震動,也讓市場開始重新審視新世界發展近年的投資和經營狀況。

更爲直接的影響是,彼時的新世界發展總裁鄭志剛隨即辭職,並出席了最後一次新世界發展的業績會。

到了去年11月,鄭家純就已經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公司的首要任務是減輕債務負擔。這和早前新世界發展積極投資態度,已經發生逆轉。

今年1月,剛剛從新世界中國升職到新世界發展2個月的總裁的黃少媚,自掏腰包5488萬港幣買下新世界在香港北角英皇道的豪宅,被視爲用數年薪水回饋新世界;2月,新世界發展執行董事兼主席鄭家純的妻子、鄭志剛的母親葉美卿也自費1394萬港幣買了同一個豪宅社區,可見“自家人”對公司業績的力挺。

與此同時,鄭氏家族及關聯企業周大福,也陸續接手了新世界發展出售的資產,以協助資金回收。

新世界發展先是在當年6月,以15.49億港元價格,將天得發展30%的股權出售給周大福旗下全資公司;9月,以2.09億港元價格將持有的4個K11項目以及愛互送有限公司,出售給了鄭志剛全資自持的公司;11月,周大福又以4.167億元的價格,買下新世界發展旗下New World Sports Development Limited全部股權及相關貸款。

今年2月,黃少媚在中期業績會上表示,會通過積極出售發展項目、積極出售非核心資產、釋放農地價值、提高租務回報、精簡成本、暫停派息,以及積極的財務管理等7項措施,全力降低公司債務和改善流動資金。

話音剛落的1個月後,新世界發展就傳出消息,計劃出售位於杭州的一棟估值10億元人民幣的甲級寫字樓。

從寄予厚望到黯然離場

“引咎辭職”的鄭志剛,可以說是從家族核心管理層中黯然離場。然而在他剛剛登場的時候,曾被寄予過厚望。

鄭志剛是鄭氏家族“二代掌門人”鄭家純的長子,2007年就出任新世界發展執行董事,2009年他創立的首個K11項目在香港開業,加上2013年內地首個K11項目上海淮海路K11亮相,鄭志剛和K11商業的名聲都逐漸出圈。

這個在當時較少見的將藝術和商業高度融合的商業體,給商業市場打開了新思路,之後發展出的一系列K11項目,被視爲是新世界發展在體系內的新世界百貨業態老化之後,迭代出的新一代商業產品。

2017年鄭家純中風後,鄭志剛成爲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開始掌管這家家族上市企業。之後,新世界發展在內地和香港兩地的土地市場快速加碼,在2017年業績會上鄭志剛就表明了“大力發展內地市場,更多增加華南土地儲備”的規劃。

而彼時正是內地地價飛昇、房地產狂飆突進的最後階段,但2017年新世界發展旗下的負責內地業務的新世界中國,在大灣區的總投資額就超過400億元,是在大灣區投資額最大的香港房企。

2020年公司還深度參與深圳、廣州等華南城市的舊改項目,而“舊改”項目本身就是資金需求量較大,投資回報週期較長的項目。

直到2022年,新世界中國仍在重倉內地核心城市。當時頗爲樂觀的鄭志剛還表示,新世界發展預留出200億港元資金用於收購,會適時進入大灣區市場。

但在當時,內地房企已經在“三條紅線”的要求下,開始出現資金緊張的問題。但這些併爲引起鄭志剛足夠的重視,並還是“大氣”表示,當時內地房企已經沒錢了,有很多項目找新世界發展談合作。

但顯然,內地市場和香港樓市同步出現的下行,也沒能讓新世界發展躲過債務重壓導致的資金鍊問題,區別在於鄭氏家族還有周大福等家族產業,關鍵時刻對新世界發展出手相助,而鄭志剛的“出局”已是定局。

如今鄭志剛接手了從新世界發展剝離出的K11管理和顧問業務,未來可能專注於自己一手創立的這部分業務,而新世界也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壓力。隨着鄭志剛的胞妹、鄭家純長女鄭志雯進入董事會名單,次子鄭志明任職原新創建集團行政總裁,新世界發展“第三代掌門人”究竟花落誰家,還仍有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