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集團:債務壓力緩解後“量入爲出”重啓拿地,佈局核心城市
4月22日,在金地集團舉行的2024年度業績交流會上,金地集團管理層就公司經營狀況及未來發展策略作出詳細說明。值得關注的是,隨着200億元公開債務的如期償還,公司已度過償債高峰期,並在2025年初重啓杭州、上海等核心城市土地投資。對於未來市場,金地集團董事長徐家俊表示,未來將堅持“量入爲出”原則,重點佈局一線及強二線城市優質地塊。
度過償債高峰期存量債務亦有改善
年報顯示,2024年,金地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53.44億元,同比下降23.22%;歸母淨利潤虧損61.1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對此,管理層表示,2024年公司把確保現金流安全作爲首要任務,推行隨行就市的價格策略,加速去化和現金迴流,在利潤上出現較爲明顯的折損;同時,受制於前期銷售下滑,公司結算節奏放緩,結轉規模下降;疊加計提資產減值、投資收益減少等其他因素,2024年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下降。
值得關注的是,金地集團在2024年如期償還11筆合計200億元公開市場債務,順利度過償債高峰期。
對於未來兩年的債務到期情況,金地集團董事、總裁、財務負責人李榮輝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在2025年和2026年尚未兌付境內公開債面值分別約爲0.59億元和5.01億元。同時,公司整體存量債務亦有改善,截至2024年期末有息負債餘額同比下降20%至735億元,綜合融資成本爲4.05%,較上年進一步降低,扣預負債率與淨負債率優化至59.7%和49.1%。在公司有息負債中,銀行借款佔比爲96.3%,公開市場融資佔比爲3.7%;長期負債佔全部有息負債比重的56.7%,債務期限結構合理。
截至2024年末,金地集團賬面貨幣資金餘額爲227.3億元,較2023年末貨幣資金餘額297.4億減少了70.1億,降幅爲23.6%。而貨幣資金減少的主要原因爲公司及時調整負債結構,嚴守現金流安全紅線,積極償還到期債務,控制槓桿水平。
管理層表示,面對市場挑戰,金地集團將多措並舉盤活存量資產,比如推動資產分級管控,保留有增值潛力資產;對滯重資產進行變現或盤活,提升持有物業經營效益;挖掘融資空間,打通退出渠道等方式修復公司資產負債表等。
聚焦核心城市重啓土地投資
值得關注的是,在行業深度調整期,這家老牌房企正在尋求新的發展平衡。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間,受制於現金流壓力,金地集團大幅削減投資、暫停拿地,而在2025年重啓前端投資。
對此,徐家俊表示,1-2月在杭州臨平區與上海松江各獲取一宗宅地,重回土拍市場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隨着公開債務的償還,債務壓力緩解。同時,2024年房地產行業寬鬆政策對市場整體信心修復及需求釋放起到積極作用,市場有所修復,部分核心城市市場出現一定程度回暖的積極跡象,因此在覈心城市重啓拿地。
“公司後續將繼續關注核心城市的投資機會,擇機補充優質土地儲備,將繼續堅持平衡的戰略發展思想,首先做好現金流管理,在財務安全的情況下,按照量入爲出的原則,根據自身經營性和融資性現金流的恢復程度進行投資決策,逐步實現投資-銷售的良性經營循環。”徐家俊說。
徐家俊進一步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深耕高能級市場,重點佈局人口淨流入、政策支持力度大的一線及強二線城市,獲取優質地塊。同時動態調整土地儲備,合理控制新增用地規模,優先選擇軌道交通沿線及產業集聚區,提升土地開發效率。“持續挖掘存量資產價值,探索商辦用房改造、存量商品房收購等模式,爭取政策支持的金融工具,盤活低效資產。”
“在目標產品定位上,將聚焦綠色低碳、智能科技等‘好房子’標準,利用好各地新設計規範、優化戶型設計與社區配套,滿足改善型需求。”管理層表示,基於政策持續釋放利好的背景,公司將圍繞精準去化、靈活定價、需求適配三大核心,制定銷售策略,並且持續推進存量資源提升工作、提升品質加快去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袁秀麗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