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重啓拿地,債務化解!金地管理層最新迴應
曾經“招保萬金”之一的金地,迎來了上市24年後的最大挑戰。
4月22日,金地集團召開業績說明會,向外界介紹了過去一年的發展情況。公司年報顯示,2024年實現營收753.44億元,同比降23.22%;房地產項目結算面積395.96萬平方米,結算收入600.26億元,房地產業務結算毛利率爲14.1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稱淨利潤)-61.15億元,同比降788.54%。
對於淨利潤大幅下滑,金地集團在年報中稱,主要原因是近年公司銷售規模下降,2024年開發業務結轉規模和結算毛利率下降,以及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動態調整經營及銷售策略,加大去化力度,公司基於謹慎性原則對部分資產計提減值。
過去一年,在股東的支持下,2024年金地集團通過多種努力償還了近200億元的公開市場債務,實現了美元債清零的目標。截至2024年底,金地集團的有息負債比上一年減少了184億元,度過了償債高峰期。
在卸下身上重擔之後,2025年年初,金地集團重回核心城市土地拍賣市場,在杭州、上海均有拿地。
面對這一情況,金地集團董事長徐家俊表示,公司重回土地拍賣市場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隨着公開債務的償還,債務壓力緩解;同時2024年行業寬鬆政策對市場整體信心修復及需求釋放起到積極作用,市場有所修復,部分核心城市市場出現一定程度回暖的積極跡象,因此在覈心城市重啓拿地。
他進一步稱,公司後續會在財務安全的情況下,按照量入爲出的原則,根據自身經營性和融資性現金流的恢復程度進行投資決策,逐步實現投資-銷售的良性經營循環。
一切信號說明,低調許久的金地集團要重整旗鼓,踏上新程。
關注核心城市投資機會
金地集團釋放出強烈的迴歸信號,自然是重回闊別已久的“牌桌”。
進入2025年,金地集團重啓前端投資,一季度分別於杭州、上海斬獲地塊。
1月21日,杭州進行2025年第二次土拍,經過23輪競價,金地集團以1.86億元總價競得位於杭州臨平老城的一宗地塊,溢價率31%。2月20日,在上海2025年第一批土拍中,金地集團+國貿地產+星獅地產聯合體以總價8.1億元競得松江區松江新城一宗低密宅地,總價8.1億元,摺合樓面價爲2.61萬元/平方米,溢價率13.98%。
自2023年6月以來,金地集團就暫停在公開市場拿地,如今重啓拿地表明這家老牌龍頭房企經過一年調整,逐漸恢復元氣。
“重回土拍市場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隨着公開債務的償還,債務壓力緩解。”徐家俊表示。
截至報告期末,金地總土地儲備約2916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1245萬平方米;土地儲備金額約4325億元,權益土地儲備金額約1759億元,權益比例約40.7%,其中,一二線城市佔比約77%。
徐家俊在會上亦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深耕高能級市場,重點佈局人口淨流入、政策支持力度大的一線及強二線城市,獲取優質地塊。
圓滿化債,重整旗鼓
過去一年,金地不僅熬過了最艱難的化債年,公開市場債務零違約的亮眼表現更是得到廣泛認可。
在足額償付共約200億元公開市場到期債務後,金地的抗風險能力有了進一步增強。截至報告期末,金地集團的有息負債餘額穩步下降,從2023年末的919億元降至735億元,下降了18.9個百分點,債務融資加權平均成本爲4.05%,也較上一年度進一步降低。
報告期末,金地集團資產負債率爲64.8%,扣除合同負債後的資產負債率爲59.7%,較上年度降低1.6個百分點,淨負債率爲49.1%。
對於公司當前的債務情況,金地集團董事、總裁、財務負責人李榮輝表示,2025年與2026年,公司尚未兌付境內公開債面值約0.59億元和5.01億元。
2024年,金地集團把確保現金流安全作爲首要任務,最終實現經營性現金淨流入136億元,同比大增521.2%,現金短債比從0.72倍上升至1.42倍,解除了短期債務風險,在現金流管理方面表現出較強的韌性。
業績會上,李榮輝表示,金地在經營上精益管理,強化現金流管理,不斷提高經營敏捷度,積極調整資源結構,大力推進存量資產處置與盤活,實現了資金歸集。
平安着陸後,市場也更期待金地集團接下來將如何重整旗鼓,迴歸正軌。
徐家俊在業績會上表示,在政策支持之下,房地產行業環境有望得到一定改善,逐步迴歸理性增長軌道,而金地則將重點做好持續深耕高能級市場,動態調整土地儲備、提高升土地開發效率,利用好各地新設計規範、優化戶型設計與社區配套,持續挖掘存量資產價值、盤活低效資產等四方面工作。
在年報中,金地也提到,展望未來公司即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在繼續聚焦現金流管理的同時,也將向着相對均衡的經營管理模式轉變,一方面立足住宅主業,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另一方面,輕重並舉,挖掘存量資產運營價值,推動非住業務多元協同發展,持續探索行業新的發展模式。
文章來源:中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