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2億港元再融資落地 香港豪門新世界發展化解債務危機
財聯社7月1日訊(記者 李潔)一筆香港地產界近幾年罕見的鉅額融資,被認爲將鄭裕彤家族旗下的新世界發展(00017.HK)從債務違約邊緣拉回。
新世界發展日前正式宣佈,其與銀行債權人簽訂新的再融資協議,涉及總額達882億港元的現有境外無抵押債務。
這一重大融資舉措覆蓋了新世界近3年即將到期的銀行貸款,其中最早到期日延長至2028年6月30日,爲新世界贏得了寶貴的三年喘息期。
在此之前,這家擁有逾半個世紀歷史的香港地產巨頭因延期償付永續債利息而陷入市場信任危機,一度遭遇股債雙殺。分析人士指出,在獲得882億港元再融資支持後,這家老牌港企如何藉機實現業務轉型與財務重整,將決定其能否真正走出債務陰霾,重拾昔日榮耀。
鉅額融資“救命稻草”
高達882億港元的再融資,幾乎覆蓋了新世界發展旗下相當一部分的債務。
根據新世界發展公告,集團於2025年6月30日,成功通過公司、相關集團成員公司與有關銀行債權人簽訂了新的再融資定期貸款融資協議,合共涵蓋集團約882億港元現有境外無抵押金融債務,包括集團部分現有境外無抵押金融債務進行再融資,以及協調集團其他境外無抵押銀行貸款以與新銀行融資的條款保證統一。
值得關注的是,新銀行融資包括多筆不同期限的銀行貸款,其中最早到期日爲2028年6月30日。
“新融資條款爲公司提供了更大靈活性,有助於更好管理預期、持續的業務及財務需求。”新世界發展方面表示,這筆資金將成爲公司穩定經營、推進核心項目的關鍵保障。
“這對於新世界發展緩解當前的流動性壓力無疑會形成重大利好,將在一定程度上優化其債務結構,用時間換空間,緩解短期償債壓力。”一位房地產行業分析師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世界發展綜合債務淨額約1246.3億港元,較上一個財年末期(2024年6月30日)增加近10億港元。其債務結構中,一年內到期的債務約322億港元,而賬上現金及銀行存款爲218億港元。
有媒體報道,此次向新世界發展提供再融資的銀行數量有數十家,包括中資銀行、香港本地銀行以及國際大行等。
“目前集團的財務管理策略專注於減低負債及改善現金流,將繼續貫徹執行財務管理措施,並履行現有財務責任。”新世界發展稱。
第三代接班人鄭志剛徹底退出
在新世界應對債務危機過程中,被視爲 “鄭氏家族第三代接班人”的鄭志剛,也徹底離開了新世界發展。
6月30日晚間,新世界發展董事會宣佈鄭志剛已向董事會提出辭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及非執行副主席,於2025年7月1日起生效,以便投放更多時間於公共服務及其他個人事務。
而鄭志剛的妹妹、新世界發展董事會主席鄭家純的女兒鄭志雯,於今年4月開始進入新世界發展核心管理層,獲委任爲新世界發展提名委員會成員。提名委員會主要負責對公司董事和經理人員的資質和錄用標準、遴選程序提出建議,對具體候選人提名和審議。
事實上,早在2024年9月,鄭志剛便辭任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僅保留非執行董事虛職。
“經過長時間深思熟慮,我決定在人生下一階段投入更多時間在社會公益上。”對於辭職決定,鄭志剛在業績會上解釋,“非常高興父親鄭家純博士尊重和支持我的決定。”
此次鄭志剛宣佈辭任非執行董事,也宣告其徹底退出新世界發展管理層。
據悉,鄭志剛從2017年逐步接過新世界集團管理重擔,2020年正式擔任行政總裁。在其任期內,新世界集團在內地和香港地產市場大幅擴張,公司債務規模持續攀升,並於2024年出現20年來首次虧損。
而市場認爲,新世界發展顯現危機的初步跡象,於2025年5月集中爆發。2025年5月30日,新世界發展宣佈延期支付四筆合計34億美元永續債的利息,引發市場恐慌。
對於這一官宣,資本市場反應迅速。6月2日開盤,新世界股價一度下跌超10%,多隻永續債價格下挫至歷史新低。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延期付息雖不構成違約,但累計需償還金額的增加將顯著加劇債務壓力。
不過,曾因激進陷入債務危機的新世界發展,也通過此次再融資獲得了喘息之機。
業內分析指出,儘管再融資成功落地,新世界頭頂的債務烏雲並未完全消散。延期償債不等於風險消除,公司仍需在未來幾年努力改善財務狀況,以確保債務償還的可持續性。
美銀證券發表報告稱,新世界發展或會進行負債管理操作,例如延長債券期限或降低票息,但其母公司周大福企業最終是否會注資存在不確定性,且新世界發展核心業務復甦需要時間。
在化解債務問題同時,新世界的經營基本面已顯現積極信號。截至2025年6月25日,新世界已完成2024/2025財年260億港元合約銷售目標。
此外,資產優化戰略也在推進。2024財年,新世界通過出售香港荃灣愉景新城商場、深圳前海周大福金融大廈北塔部分權益等資產,回籠資金80億港元。2025財年,其計劃進一步出售130億港元非核心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