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限令生效前 全球車企瘋搶

中國最新稀土出口限令,讓全球車企皮皮剉。圖/美聯社

2024年全球稀土主要生產國及佔比

中國最新稀土出口限令,讓全球車企皮皮剉。搶在11月8日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生效前,全球汽車製造商四處搶購關鍵稀土原料,業界高層憂心,若供應中斷,恐引發零件短缺,甚至工廠停產。

路透21日報導,北京9日公佈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對全球汽車製造商投下震撼彈,因爲新的出口限制涵蓋鐿、銪、鈥等多種稀土元素,皆爲製造汽車的重要原料。德國金屬粉末供應商NMD執行長拉傑納(Nadine Rajner)表示,「市場情勢相當緊繃,客戶現在希望從任何非中國地區取得貨源。」

博世(Bosch)歐洲區總裁加埃裡(Bruno Gahery)指出,汽車業將在限令生效前「瘋狂囤貨」;多位業界人士透露,自中國9日宣佈新規後,部分中國稀土出口商立即收到海外客戶大量訂單。豐田北美採購副總裁格里姆(Ryan Grimm)坦言,「若中國停供兩個月,整個汽車產業可能停擺。」稀土磁鐵應用於汽車零組件,如後視鏡馬達、喇叭、油泵、雨刷、燃油與煞車感測器等,對電動車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顧問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估計,中國掌控全球約70%稀土開採量、85%精煉產能,以及9成稀土合金與磁鐵生產。拉傑納則指出,雖然瑞典等國蘊藏豐富稀土資源,但「重稀土的全球精煉能力有99.8%在中國,替代來源幾乎不存在。」

報導稱,即使中國供應商趕在11月8日限令生效前完成新訂單,但海運運抵歐洲也需45天。屆時稀土短缺恐成汽車業多重壓力之一。

雪上加霜的是,中國近期也對鋰電池及原料出口設限,引發電動車零件供應憂慮。同時,中國與荷蘭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爆發智財權爭議,也讓歐洲車廠擔心車用零件晶片短缺。爲降低依賴,車企正積極開發低稀土或無稀土電動馬達。通用汽車(GM)、柏格華納(BorgWarner)與ZF等零件大廠皆投入相關研發;BMW與雷諾(Renault)已推出無稀土馬達。不過業界預期,北京將繼續強化出口限制,而新技術仍需數年才能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