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
今年以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聚焦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重點任務清單中明確的48條具體任務,加強跨部門工作協同聯動,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研究解決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切實推動13家牽頭單位抓好各項任務落實,統籌各方力量綜合施策、系統推動,提高基層權責匹配度,推動爲“車”減負、爲“馬”賦能。
清理規範工作事務 讓基層組織輕裝上陣
“在清理規範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工作推進中,我們出臺規範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指導目錄的實施意見,制定14條工作措施,明確村級職責事項105項。”西雙版納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辦公室主任楊華介紹,在清理規範履行職責110項、協助服務事項82項,建立州、縣(市)、村(社區)觀測點72個,動態監測村級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的同時,以297名駐村工作隊員作爲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工作監督員,認真履職、常態監督。統一村級組織保留外部掛牌事項的名稱、式樣和數量,清理村(社區)外部掛牌1572個、內部掛牌1077個,全州368個村(社區)全覆蓋規範製作和懸掛“4標2識”牌子。明確2項村級保留出具證明事項和34項不應由村級出具證明事項。
“以往什麼事情都要做,我們村級和社區組織就像‘萬金油’。比如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檢查這一塊,讓我們這樣非相關專業的工作人員來做專業領域的事情,時常感到力不從心,甚至無所適從。”記者走訪村級組織時,一名社區幹部深有感觸地說。現在,社區幹部只需要幹村(社區)一級組織該乾的事情,讓專業的事務迴歸到職能部門,村級(社區)組織便可以輕裝上陣。
“爲打通與村(社區)溝通渠道,西雙版納州建立健全倒查機制,對州、縣(市)相關部門單位仍然超範圍要求村(社區)辦理相關事項的問題,由村(社區)填寫動態監測反饋表,報縣(市)黨委社會工作部研究解決,縣(市)黨委社會工作部解決後報州委社會工作部備案,縣(市)黨委社會工作部研究解決不了的,報州委社會工作部研究解決。”楊華說,通過建立機制,州、縣(市)黨委社會工作部及時與相關部門和機構進行溝通,從源頭上有效防止了亂開證明的情況發生。
選優配強治理人才 破解“人少事多”難題
爲基層減負,要切實破解基層人少事多的難題。西雙版納州優選城鄉基層單位、基層社會組織或政府部門中從事社區治理、公共安全和公共管理、社會服務等工作的專幹,充分發揮他們在推動社會和諧穩定、提升服務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在招錄基層治理專幹中,西雙版納州在邊遠地區鄉鎮設置公務員定向職位,面向當地事業編制人員招錄,同服務基層項目人員、當地退役士兵共享定向錄用計劃。制定12條措施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一線工作,出臺基層治理專幹管理辦法,招聘基層治理專幹219名,引導184名大學畢業生到村(社區)工作,吸引外來人才融入參與社區治理。
同時,暢通村幹部“上得來”的流通渠道。定向招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向原建檔立卡村、抵邊村(社區)、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社區)集中選派駐村第一書記119名、駐村工作隊員178名,實現省州兩級合計選派駐村第一書記比例不低於30%、選派工作隊員比例不低於20%。通過構建255個邊境村“全科網格”,配備專兼職網格員2434人,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成功率達98.42%。推動編制資源和公務員招錄計劃向基層傾斜,鄉鎮綜合執法隊人員編制平均達15名,縣、鄉公務員招錄比例達89%。
構建齊抓共管格局 探索城市基層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西雙版納旅遊業持續升溫、遊客數量激增,城市基層治理力量薄弱、資源分散、效能不高等問題也日漸顯現。如,景洪告莊西雙景既是景區又是居民區,這裡遊客、居民、商戶集中,矛盾糾紛時有發生,社區治理難度升級。
“爲破解這一城市基層治理難題,西雙版納州制定並印發《西雙版納州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實施方案》、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成員單位職責清單,將方案細化爲10項主要任務36條工作措施,探索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新路徑。”西雙版納州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落實街道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深化街道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制”,景洪市5家街道黨工委與小區內各單位、行業領域黨組織聯建,組建小區黨支部47個,覆蓋居民小區54個、佔比77.14%。
與此同時,推行五級網格包保機制。以告莊西雙景爲試點,圍繞黨建引領、區域聯動、共治共享的工作思路,探索開創“12345”工作法,結合景區、商業區、住宅小區於一體的綜合型社區治理需求,成立告莊西雙景“大黨委”,將治理範圍劃分爲21個網格區,建立“‘大黨委’書記+街道主要負責人+街道掛包領導+社區黨組織書記+市級包保單位”的五級網格包保機制,並配置20名專職網格員開展日常網格區工作。
通過網格包保體系和“多網合一”機制,有效解決了綜合性社區治理難的問題。自“五級包保”體系成立以來,拆除私搭亂建800餘起、清理流動攤販4515起、處理各類投訴1701起,旅拍投訴發生率同比下降10%,區域糾紛類警情同比下降29.39%。
短評
減負不是簡單地爲工作“減量”,而是要標本兼治。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頑症,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
西雙版納州通過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加強跨部門工作協同聯動,統籌各方力量綜合施策、系統推動,探索出了一條“輕車、壯馬、暢路”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新路徑。爲基層減負,一定要圍繞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樹牢“部門圍着基層轉”“村居圍着羣衆轉”理念,系統制定短期和長遠的工作規劃,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轉化爲解決難點問題的工作效能。只有按照工作路徑,靶向施策提質增效,多方協同持續發力,才能夠成功實現“爲車減負”“爲馬賦能”,不斷釋放基層治理新活力。
(來源:雲南網 記者 戴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