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門 調百事 解千憂(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
本報記者 周曉荷
“不到三週時間,就解決了困擾我們大半年的煩心事!”7月24日,新鄉市紅旗區某小區居民李芳給“家門口”的紅旗區綜治中心點贊。
李芳所居住的小區新舊物業公司交接不清,導致供電服務跟不上,業主多次投訴未果後找到紅旗區綜治中心。綜治中心啓動“陽光調解會”模式,組建調解工作專班,先後4次將物業代表、社區幹部和電力部門工作人員等召集在一起協商,很快化解了這起涉及多單位的矛盾糾紛。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是服務羣衆的窗口、化解矛盾的前沿。特別是直接面向羣衆的縣(市、區)級綜治中心,能不能快速精準解決羣衆的急難愁盼問題,關係到百姓的法治獲得感與社會的和諧穩定。
今年以來,全省各地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委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加快推進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按照整合資源、方便羣衆、運用法治、注重實效的要求,全省共建成156個縣(市、區)級綜治中心,打造羣衆身邊的“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平臺。
突出規範
打造高標準爲民服務陣地
7月24日,清豐縣綜治中心辦事大廳,一體化開放式受理窗口整齊排列,工作人員正引導羣衆辦理業務。作爲全省首批投入使用的縣級綜治中心,該中心按照省、市相關要求進行規範化升級,設5個功能區,22個單位部門集中辦公,滿足羣衆多元需求。
“以往羣衆解決矛盾糾紛要多處跑,如今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我省出臺指導意見、工作流程圖等制度文件,選擇基礎較好的綜治中心作爲樣板,推進縣級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全省已建成的156個縣(市、區)級綜治中心,今年以來累計接待羣衆21.5萬人次。
突出法治
搭建“一站式”矛盾化解平臺
確山縣某建築公司與某建材公司簽訂採購合同,後因種種原因無法繼續履約,雙方爲涉及數百萬元的經濟賠償責任爭執不下,便向確山縣綜治中心求助。確山縣綜治中心將案件轉至縣金牌調解團隊——黃帥調解團隊,同時考慮到案件標的額大、專業性強,立即啓動協同工作機制,邀縣法院、縣司法局等多部門參與調解,最終促使雙方達成一致,圓滿解決糾紛。
有地方說理,還要依法說理。全省各地推動縣級綜治中心統籌訴訟服務、檢察服務、公共法律服務、信訪接待等多中心功能,集合調解、仲裁、公證、司法確認、行政複議等業務,不斷完善依法調解機制。
汝州市綜治中心設有土地糾紛調解室等8個行業、專業調解室,提升矛盾糾紛調解專業化水平;浚縣綜治中心培育老高調解室等5個金牌調解室,設速裁庭,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有矛盾糾紛,找綜治中心”,逐漸成爲羣衆共識。
突出實效
建設實戰型綜合治理中樞
走進周口市淮陽區綜治中心的指揮調度中心,一塊數字屏上躍動着各類數據。依託區綜治信息系統,這裡匯聚了全區公安、城管、水利、農業、環保等相關部門的各類數據,一旦發現風險隱患,系統將自動報警,然後推送至相關部門進行處理。這個一體化指揮平臺,具備監測、研判、預警和緊急狀態下的遠程調度、指揮等功能,實現了“一網統攬八方事”。
省委政法委推動縣(市、區)級綜治中心與12345熱線、110矛盾糾紛類警情等數據聯通共享,實現矛盾風險智能化研判預警、處置化解。在我省多地,網格員藉助綜治中心網格治理信息化平臺,蒐集社情民意,上報風險信息,打通了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里”。
今年以來,我省縣(市、區)級綜治中心已受理並推動化解各類糾紛13.2萬餘件,化解率達97%,成爲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的堅強陣地,有力助推了高效能治理。
《 河南日報 》( 2025年07月27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