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珍昏倒送醫搶命 姿勢性低血壓病因多 日常6事降風險

前總統陳水扁妻子吳淑珍昨(15日)因姿勢性低血壓引起休克。(摘自陳致中臉書)

前總統陳水扁妻子吳淑珍昨(15日)下午在住處昏倒,一度失去生命徵象,經急救後恢復呼吸、心跳,目前仍在治療中,兒子陳致中指出,母親是因姿勢性低血壓引發休克,目前生命徵象已比較穩定。引起姿勢性低血壓的原因衆多,脊髓損傷正是其一,此外脫水、心臟疾病、年齡等也都是因素之一,日常可透過逐步改變姿勢、穿着彈性襪、補足水分等6項調整來避免。

陳致中今在臉書PO文指出,姿勢性低血壓是脊髓損傷病人的嚴重後遺症,隨時有致命的高風險,也是他們最憂心的,昨天經搶救後恢復心跳呼吸,到院時昏迷指數只剩下3,目前生命徵象已較爲穩定,希望可以慢慢恢復。

姿勢性低血壓又稱直立性低血壓,是指從坐姿或躺臥突轉爲站姿時,因血壓突然下降,導致出現頭暈、視力模糊、暈厥的現象。彰化縣脊髓損傷協會網站指出,脊髓損傷可能影響自律神經系統(控制心臟及血管的收縮與放鬆)的功能,造成心跳速度減慢以及血壓降低,在姿勢改變時,血管無法有效的做反射收縮的反應,因此會出現姿勢性低血壓。日常可穿着束腹和長筒彈性襪,防止血液滯留腹部及下肢。

除了脊髓損傷外,姿勢性低血壓發生原因非常多種,北榮家醫科醫師林賢翰曾指出,常見的包含脫水、心臟疾病、內分泌失調、神經系統疾病、藥物副作用、年齡因素等。日常可以透過一些措施降低風險,像是逐步改變姿勢,避免突然從坐或躺的姿勢站起來;保持充足的水分,維持體內正常的血容量;穿着彈性襪可以幫助改善下肢血液循環,減少血液在下肢積聚,進而維持正常的血壓,此外,也要避免長時間站立、留意藥物是否容易造成低血壓,日常適量運動也能幫助維持血壓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