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珍「姿勢性低血壓」一度休克 醫示警一情況恐有生命危險

前第一夫人吳淑珍8月15日送醫,一度傳出沒呼吸心跳,經搶救後已恢復心跳,並送新樓醫院診治。圖取自陳致中臉書

前總統陳水扁夫人吳淑珍,昨於臺南住處突然昏倒,一度失去呼吸心跳,陳水扁兒子陳致中稍早說,母親是姿勢性低血壓引發休克。對此,臨牀醫師指出,導致低血壓原因,包括心肌梗塞、心衰竭、心律不整,夏季大量排汗、長時間禁食等,也可能導致低血壓。

檯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表示,收縮壓低於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60毫米汞柱就可稱爲低血壓,常見症狀包括頭暈、胸悶、呼吸困難、易感到暈厥、全身無力、易疲倦等,而造成低血壓的成因很多,包括心臟功能出問題,使心臟收擠出的血壓不足,其餘會引起低血壓的心臟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衰竭及心律不整等。

林謂文表示,若民衆夏季水分補充不夠,本身又偏向低血壓體質,加上沒吃早餐,或長時間禁食,就容易發生低血壓,有時民衆因大量出血,體液流失導致血容積不足,也可能導致血壓下降。另,自律神經病變也會影響血管收縮,或導致血管擴張後無法收縮,就會導致血壓下降。

林謂文表示,姿勢性低血壓是指姿勢改變時,血液往下肢流動,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出現頭暈、暈眩情況,嚴重時甚至會昏厥。血壓過低時,不僅體力容易變差,身體器官循環也會受到影響,若急性血壓下降,恐導致器官供血不足,陷入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險。

要預防姿勢性低血壓,林謂文建議,民衆改變姿勢時,動作必須放慢,例如早上起牀時,先在牀沿坐一下,等待30秒到1分鐘,確定沒有頭暈症狀後再站起來。另,水分要補充的足夠,也可以穿上彈性襪,若仍無法改善,可能要尋求醫師的協助,看是不是藥物所造成的低血壓,來做藥物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