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胖是「保命符」腿粗反降高血壓、糖尿病風險
多項研究發現,屁股大、腿粗與微胖體型,肌肉量纔夠,有助於健康和長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許多人追求纖瘦的體態。不過,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近來多項大型研究顯示,臀部與大腿的脂肪與肌肉分佈,和代謝健康、心血管風險、甚至壽命息息相關,屁股大、腿粗、BMI值在25到30的微胖體型,能減少高血壓、糖尿病與跌倒的風險,是最「耐用且長壽」的體態。
黃軒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你以爲的缺點,其實可能是醫學上的隱藏優勢,包括屁股大、腿粗與微胖體型,都可能是健康的保命符。
2023年一項研究指出,臀部脂肪多的人臀肌相對發達,有助身體平衡、降低跌倒風險,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更低,推論原因可能在於臀部脂肪多爲皮下脂肪,以及臀部肌肉量提升,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健康的腰臀比,男性小於0.9、女性小於0.85,超過1反而可能是健康警訊。
很多人抱怨大腿粗,其實腿圍在46~60公分,屬於正常範圍。研究發現大腿圍每增加5公分,全因死亡率下降也跟着下降,原因在於大腿肌肉強壯,能幫助血糖代謝,預防糖尿病;脂肪分佈合理可減少高血壓與心臟病風險;骨密度高、老年不容易骨折。研究也發現,大腿圍偏低,似乎與患心臟病或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中定義的微胖爲BMI介於25到30間,BMI稍高、但腰圍不大,研究發現老年人微胖比過瘦,更有利於長壽,關鍵在於肌肉量夠、腰圍小、營養好。
黃軒表示,綜合多項國際研究,大屁股意味更好的胰島素敏感性與跌倒保護力,粗大腿代表更佳的代謝與心血管防護;微胖比過瘦體型更有長壽優勢,需要注意的是腰圍與腰臀比,不是一味追求纖細外觀。健康的肌肉量、合理的脂肪分佈,加上適度運動與均衡飲食,纔是打造「耐用又長壽」身體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