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入河道!太魯閣新堰塞湖有潰決可能 李孟諺曝開挖難度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水持續溢流到靳珩隧道,再從魯丹橋流入立霧溪河道。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太魯閣山區新形成的堰塞湖今天凌晨起持續從臺8線中橫公路溢流,怪手今天出動嘗試開挖便道,預估至少還要3天才能接觸壩體。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觀察壩底滲流量加大,水位緩慢上升,壩體不穩定,短期內可能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雖下游風險相對低,仍呼籲撤離勿進入河道。
行政院顧問李孟諺連兩天到場瞭解,水位持續上漲,研判可能從壩頂溢流破壞壩體,有潰決可能,專家評估崩落土石多爲花崗岩、大理石碎片,不會有大量泥沙,下游風險相對降低,將持續觀察。
新的燕子口堰塞湖靠近中橫公路,林業署花蓮分署今早會同施工廠商到場評估,並出動怪手,試圖從舊臺8線開出一條80公尺長的便道,往上游進行壩體挖除引流。
李孟諺說,重機具已從舊臺8線明隧道旁進入,但峭壁持續有岩石崩落,須先請工人攀巖刷坡,以免造成下方施工危險,中間還要鑿開山壁,難度頗高,評估至少還要3天才能接觸壩體。
雖然堰塞湖水由臺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再流回立霧溪主河道,水位仍持續緩慢上漲,花蓮分署監測發現,今天傍晚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推估短期內可能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
李孟諺分析,燕子口堰塞湖地質特性與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不同,多是大理石或花崗岩碎片,縱使潰決,不會有大量土石淤沙,且評估原有河道足以容納溢流水量,相對下游較安全,會持續觀察,已委託成大與陽明大學團隊做安全性評估。
林業署花蓮分署呼籲下游秀林鄉民樂、民有兩部落、崇德瑩農場周邊地區及東部電廠員工持續撤離。秀林鄉公所表示,兩部落居民昨天預警性撤離到設在秀林國中、亞泥宿舍的兩個收容點,共155人,收容所會持續開設,已做好開設5天準備,另上游大天祥地區有30多位鄉民,持續運補物資。
林業署花蓮分署調度重機具,從舊臺8線開闢便道上壩體降挖,預估至少還要3天。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土石崩落,多爲大理石及花崗岩碎片。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林業署花蓮分署調度重機具,從舊臺8線開闢便道上壩體降挖,預估至少還要3天。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水持續溢流到靳珩隧道,再從魯丹橋流入立霧溪河道。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延伸閱讀